4.1%,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了2.48%和1.02%。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随着经济实力增强和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大,义务教育保障条件继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学生全部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城区教育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市昆吾小学、市二高学生公寓楼、市直幼儿园教辅楼等9 个项目已全面建成。濮阳县元唐兀公碑和范县颜村铺、清丰县单拐革命根据地旧址等3 处被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完成了20 所乡镇卫生院改造;全市共有4 个县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覆盖农村人口总人数的74%,参合农民176.8 万人;新建6 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城乡医疗卫生条件不断优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人口自然增长率4.71‰。科技、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理念全面体现,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市政府承诺的“十二件实事”得到落实。通过落实各项补贴政策使全市农民共增收1.15 亿元,人均增收39.2 元,亩均增收28.5 元。解决了9.5 万农民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加沼气用户3 万户。发放“两免一补”资金6339 万元,“两免”农村中小学生51 万余人次,“一补”农村中小学生8 万人次。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52.5 万人次,实现劳务总收入23.5 亿元。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4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963元,增长12.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07元,增长17.6%;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共解决3.3 万人的脱贫问题。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开州路北延、黄河路东延等城市道路竣工通车,完成14 条背街小巷改造任务,建成9 座公厕和8 座垃圾中转站。城市面貌日益改观,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检。城镇化率达到30.32%,比上年提高1.52 个百分点。
重点工作成效明显,经济后劲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良好开端。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完成了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605公里,新建了58个乡镇客运站,建成了金堤河干流下游三座沟口闸站、渠村引黄取水口等重点水利工程。优质粮食和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优质粮食种植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72.4%。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全市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到387 家,实现销售收入57.4 亿元,利税5.7 亿元。重点项目建设成绩喜人。全市170 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7.1 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40.8%。大广高速濮阳段竣工通车,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9 公里;国电濮阳热电公司2×20万千瓦热电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新增电力装机40万千瓦,全市总装机容量达到57.7万千瓦;安阳至濮阳500KV 输变电工程竣工投用,县城电网改建工程全面完成。同力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粉磨站、家雄灯饰等一大批项目投产,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97%的国有企业通过破产、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实现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盘活资产1.5亿元,安置职工2300人,吸引社会资金4800万元。农村信用社、建设行业、文化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进一步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232亿元,增长21.2%,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50.9%。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引进市外资金项目256 个,项目投资141.9亿元,合同利用市外资金110.5 亿元,到位资金49.5亿元;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1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632万美元,增长2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