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学组参加摄影作品比赛
4、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且不能与别的比赛重复。
(二)作品报送要求:
各州、市环保局、宣教中心、青少年科技中心,科协等有关单位共同组织本地比赛,并于2007年5月15日前,统一选送每个组别的15件优秀作品与参赛登记表一并报送云南省环保宣教中心。
(三)奖项设置及奖励办法
1、奖项设置:本次比赛活动大、中、小学组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数名、优秀指导教师数名、优秀组织单位若干名。将选出部分获奖作品上报国家环保宣教中心,参加全国评奖。
2、奖励办法
(1)各个组别获得一等奖的学生、一等奖学生的指导教师和优秀组织单位代表将赴港参加为期一周的环境交流考察活动;
(2)国家级二等奖获得者将得到600元的奖金或奖品,国家级三等奖获得者将得到300元的奖金或奖品;
(3)所有获奖的单位和个人都将得到由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颁发的获奖证书。省绿色创建领导小组给予表彰。
比赛内容三: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
(一)参赛要求:
1、参赛对象:凡20岁以下(1987年8月12日以后出生),在校中学生个人或团体均可参赛。(若团体选手获胜,最多只能有3名选手赴斯德哥尔摩参加水周及评奖、颁奖活动。因参加活动期间在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时需使用英语,要求参赛学生具有较好的英语表达、交流能力)。
2、作品内容:以本地区可为人类利用的水资源(如河流、湖泊、水库、海洋、池塘、沼泽等)为对象,开展以下活动:
● 对水资源开展科学调查活动,并提出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和管理的设想及方案;
● 净化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研究及发明活动;
● 节约和循环利用生活用水(包括饮用水)的发明活动;
● 节约农业用水的研究及发明活动;
● 加强对水体及污染源的监测和管理的研究及发明活动;
● 在某种产品生产过程中,减少用水量的生产设计方案;
● 其他保护、节约水资源的方案。
3、作品形式:所有参赛选手需上报一份书面材料及多媒体光盘,并且可根据自身情况制作项目展示材料(如果被评为国内一等奖,获奖者必须制作一套在斯德哥尔摩水周上供公开展示用的项目展示材料,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1)一份说明该项目并配有图示(曲线图、图纸或照片)的打印报告。该报告不超过20页,内容要详实,论据要充分。其中包括图示和推荐人名单。文稿应是单面打印,图示不超过6页。
(2)报告的第一部分必须是科学性的小结(摘要),简要说明项目目的、方法、所用材料、观察方法和结论等内容要点,并简要解释该项目是如何改进水环境质量的。
(3)提供一份用中文写成的项目介绍,项目介绍力求简洁、明了,容易理解。
(4)提供一份说明,介绍从教师、父母、专家等有关方面得到的对该项目的支持帮助。
4、参赛注意事项:
(1)参赛学生需具备一定的英语口语水平;
(2)参考文献要真实、可靠,有据可查;
(3)评委由教育、水资源、环境、法律等各方面的专家组成,参赛作品力求严谨,客观;
(4)项目方案要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而且有比较广泛的推广价值。
(二)作品报送要求
1、各州、市环保局、教育局、科协青少年部(科普部)、青少年科技中心等单位负责组织本地比赛,并于2007年5月15日前分别选送2个优秀作品,将书面报告、多媒体光盘、参赛登记表,报送云南省环保宣教中心。
2、到北京参加决赛的选手要求准备以多媒体形式展示并介绍自己的参赛作品。
(三)、奖项设置及奖励办法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