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李耀新市长在牡丹江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着力抓好八项重点工作:
  (一)以对俄、对韩合作"双升级"为牵动,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推进对俄经贸科技合作的同时,加速对韩合作战略升级,扩大与其他周边国家和国内城市跨区域合作,增强市域经济发展的外部动力。推进对内对外合作。对内围绕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和以哈尔滨为中心的省内城市,对外以俄罗斯、韩国为重点,加快建设跨区域合作的前导区、示范区。大力度推进沪牡合作,进一步创新合作模式,拓展合作领域,全方位对接项目,努力在经济、社会等各领域合作上取得新突破。加强与省城及省内各地市合作,积极参与黑龙江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建立与周边城市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完善对俄合作规划,着手制定对韩合作规划,以进出口加工为导向,按照"中中外"、"中外中"模式,办好境外工业园,辟建绥芬河远东工业园和乌苏里斯克康吉经贸合作区,联合境内外企业和引导本地企业与俄方开展资源能源开发及种养业、旅游、房地产开发、建筑工程承包、金融、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合作。办好中俄信息产业园,探索引进韩国企业建设韩国工业园。发展对外贸易。以专业化、现代化为方向,引导绥--波、东--波互贸区错位经营,完善绥芬河青云、迎泽和市区朝鲜民族商场等专业市场功能,促进哈巴罗夫斯克亚洲国际商贸城投入运营。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地产品、农产品、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出口规模,扩大能源、原材料等进口规模,积极培育省级出口品牌。巩固传统市场,拓展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市场,开拓南美和非洲市场,构建贸易伙伴多元化格局。扩大对外交流。抓住"俄罗斯·中国年"和"2007中韩交流年"的有利契机,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韩国首尔、坡州等城市全面宣传展示牡丹江,推动对俄对韩经贸、科教、文体等各领域交流合作,掀起"牡丹江热"。落实与俄罗斯乌苏里斯克、韩国坡州等友好城市定期互访机制,促进友好城市向合作城市发展。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奠定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以产业化经营牵动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做大做强四大主导产业和特色养殖、园艺等产业,引导"一村一品"向优势产业集聚,促进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区域化方向发展,四大主导产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比重达到55%以上。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壮大皓月、鑫鹏、三通、草原兴发等加工型龙头企业,再培育一批省和国家知名农产品品牌。抓好10万头无公害肉牛、10亿袋(块)绿色有机食用菌、10万亩对俄绿色果菜、10万头无公害生猪四大产业基地建设,创建穆棱肉牛、东宁黑木耳、宁安绿色水稻三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提高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全面推进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科技推广部门、农垦与市县乡开展农业科技共建,创新农技推广机制,大力推广工厂化农业生产、测土配方施肥、新型能源等新技术。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达到100万亩。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78.5%。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国家级响水大型灌区、镜泊湖水库除险加固、牡丹江左右岸防洪工程和"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等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万亩。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健全以批发市场为中心、集贸市场和零售经营为基础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发展壮大绥阳黑木耳、双合果菜、东宁哈达等一批年交易额超亿元的专业市场,建设黑龙江省对俄农业科技合作园区,加快农产品进军国际市场步伐,地产农产品出口额达到3.5亿元。引导扶持农民和龙头企业兴办各类专业协会、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积极开展装备之冬、阳光培训、百万中专生培训等工作,培训农村实用人才30万人次,新转移农村劳动力1.8万人。在发展生产的同时,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抓好新农村试点,推进康居乡镇、康居新村和少数民族乡村建设。
  (三)实施开发与改造互动,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坚持国家环保模范城、卫生城和山水园林城"三城同创",改造老城、开发江南、集聚产业、连片发展,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江南新城区兴隆组团基础设施工程实现"水通路畅成环闭合",市开发区北区今年全部完成规划范围内基础设施建设,市民广场、市一中新校区等项目投入使用,推进东四跨江桥二期工程建设,力争开工建设远程物流五星级宾馆等一批新项目。建设城市规划展示馆、博物馆、青少年宫和革命烈士馆等公共设施,加快以桥北及各城区城乡结合部为重点的棚户区整体搬迁改造和区域开发。整修城区道路,打造光华街样板街路,抓好城区照明续建工程,力争实现主城区大街小巷全部亮灯,加强基础设施亮化、楼体亮化、牌匾广告亮化,营造城市夜色景观。健全城乡交通网络。围绕增强区域性交通枢纽功能、构建现代城市交通网络,开工建设牡绥高速公路、鹤大公路牡丹江至宁安段、鸡图公路老黑山至省界段、鸡讷公路林口至大罗密段,确保年内实现绥满公路虎峰岭至海林界段、鹤大公路宁安至杏山段及杏山至省界段竣工通车。综合整治城市环境。抓好"三山、三花、两树"绿化工程,打造沿江、沿山景观带,开展市花、市树评选活动。实施工业污染、低空面源污染和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推进小锅炉并网,大力推广民用型煤,大气环境优良天数保持在300天以上。启动市污水处理厂运行,建设海林和宁安污水处理厂,争取林海水库供水工程开工,提高居民饮用水安全度。认真落实城市属地化管理权限,完善城管执法目标化管理和公安、城管联动机制,集中开展以交通秩序、户外广告、占道经营、违章建筑为重点的市容市貌综合整治活动。完善物业管理企业、业主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公安派出所"四位一体"管理体制,提高物业管理水平。改造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推行分类收集管理,做好日常保洁工作,美化城市环境。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