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十一五”区域经济合作培育与发展专题的通知

  (四)厦泉漳城市联盟,主要以促进厦泉漳三市各类资源优化整合,形成城市抱群为目标,做好与城市共连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交通轴线相一致的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发展相一致的产业配套、与城市共同发展的利益均占的资源配置,努力实现联盟体发展一体化。
  (五)厦门港“2+1”(厦门市、漳州市、招商局漳州开发区)经济合作,近几年主要以做大做强厦门港为目标,积极推进港口业经济、临港工业经济和港口配套产业经济为一体的港口经济合作,南北呼应,整体推进,整合八大港区,以港湾为依托,规划以重工业为主体,开发临港船舶制造、化工工业等大运量、大产出和高投入、高附加值的产业群,发展临港房地产产业、商贸业等配套产业经济。
  通过上述五个平台,促使厦门和周边地区进一步拓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空间,推进合作朝紧密型实质性方向发展,带动区域各市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五、区域经济合作培育与发展主要措施

  (一)加强高层领导共识共作机制,推进紧密型实质性发展
  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9+2”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圈战略构想,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的战略构想,为闽粤赣十三市区域合作提供了新指导、新方向、新动力。闽粤赣十三市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加强区域合作是统筹区域发展、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客观需要,是寻求共同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推进闽西南五市区域经济合作行动宣言》和《推进闽粤赣十三市区域经济合作行动纲领》,扎实开展区域内紧密型实质性的经济合作。要充分利用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和交通、产业、旅游、科技、环保、商贸、信息等合作平台,增进高层互访互动,加强互联互作;淡化行政区划,强化经济合作;淡化行政手段,强化市场功能;淡化单边行为,强化多方合作;加大对接力度,力求多赢共进。
  在高层互访会谈和联席会议的基础上,要积极贯彻2006年4月“闽粤赣十三市区域经济合作工作座谈会”精神,推动各市根据实际协商制定合作专题,专题可分步实施。市政府各部、委、办应进一步深化对区域合作工作的认识,树立一盘棋思想,对区域合作的专题,市委、市政府应确定牵头职能部门及参与部门,区域办可协助牵头部门联络沟通合作各市,以推进专题合作的落实。厦门市应主动走出去,寻求与周边各市的合作途径。厦门市举办各类重大经贸活动,应联合其他市作为主办方,请兄弟市领导共商合作形式,参与组委会,形成区域大合作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区域交通合作,推进现代化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厦门市要认真贯彻闽粤赣十三市党政领导第九次联席会议通过的《推进闽粤赣十三市协作区交通发展实施意见》,在闽粤赣十三市交通协作发展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牵头执行十三市交通局长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十三市海陆空三维区域交通网络,加快在建、待建项目的工程进度,与周边地区各市共同做好新项目的立项工作,如鹰厦铁路提速改造,厦深、龙深、龙厦、向永莆铁路规划建设,东九高速公路赣粤段规划建设,加大海港、空港体系建设和陆路交通网建设在区域内的对接,使省与省、市与市、区与区之间实现最短距离串联,加快基础设施体系综合服务体系的合作建设,尽快形成海陆空区域立体交通布局,构筑交通便捷的经济圈,以交通带产业,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快速运转,为产业发展提供便捷和低成本的基础保障。
  1、构筑海陆空立体交通网。
  公路交通--构筑区域内包括国道主干线在内的五纵五横高速公路主骨架和若干连接线,使75%的县(区)通高速公路,其余县(区)一级公路连接高速公路。
  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讨论稿),有8条国家高速公路通过本规划区域。其中二纵为沈阳-海口经过本区的泉州、厦门、漳州、汕头、汕尾五市;三纵为长春-深圳经过本区域的三明、龙岩、梅州三市;四纵为济南-广州经过本区域的鹰潭、梅州两市;五纵为大庆-广州经过本区域的赣州市;十三横为上海-昆明经过本区域的鹰潭市;十五横为泉州-南宁经过本区域的三明、抚州两市;十六横为厦门-成都经过本区域的漳州、龙岩、赣州三市;十七横为汕头-昆明经过本区域的梅州市。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