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进入实施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起步,中原城市群正在强力推进等方面带来的机遇,积极承接“两个转移”。目前,国际资本更加看好中国市场,跨国公司纷纷抢滩登陆。与此同时,沿海地区“地荒、电荒、人荒”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地方正在“腾笼换鸟”,要充分利用我市的比较优势及产业优势,更好地引进项目和资金。
二是着眼全局,以现代化眼光、战略思维,注重引进一批具有牵动力的大项目、科技含量高的好项目和与我市产业关联度强的新项目。充分发挥我市作为全国首家“中国食品名城”的品牌效应,加强与境内外知名食品企业的联系,注重引进像中旺、旺旺、康师傅这样的知名企业来我市投资发展,使漯河加快成为境内外知名食品企业的集聚地。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盐矿资源,力争再引进几个大的项目,实施有序开发和深度加工,使漯河早日成为全省重要的盐化工基地。要以银鸽集团与日本丸红株式会社合作为契机,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人才、管理经验和资金,带动造纸工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重要的造纸基地。要瞄准世界500强企业搞招商,力争实现新突破。
(三)采取措施、狠抓落实,再创招商引资新突破
一是继续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来抓,实施“大员上阵、全员招商”策略。坚持“加压驱动、重奖重罚”的原则,进一步强化目标管理,将招商引资目标具体到人,完成者重奖,完不成者重罚。
二是认真办好各类招商引资及商品展览展销活动,确保通过参会、办会结识一批重要客商,签约一批重大项目。
三是进一步加大对已签约、已审批项目的跟踪问效和督查力度,严格落实“三制两率”考核办法,逐个项目责任到人,确保已签约和已审批项目早开工早见效,早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
(四)积极引导、大力扶持,破解外贸出口制约瓶颈
一是针对鲜冻猪肉出口封关和纺织品出口设限的不利形势,在巩固发展鲜冻猪肉等大宗产品出口的基础上,大力引导企业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积极扩大医药、化工、机电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
二是精心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种博览会、经贸洽谈会,并争取更多的上级各类扶持资金,积极引导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三是借鉴郑州、焦作等地市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尽快完善出台新的出口奖励机制及鼓励出口政策。
(五)整合资源、开拓市场,努力扩大消费需求
一是围绕“开拓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贸易、取得大效益”的目标,加快流通现代化、市场体系化、经营秩序化、管理法制化的步伐,通过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快流通网络拓展和网点的改造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