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积极引导,推动企业进一步提高境外投资意识。今年新培育境外办事处和企业3家,它们分别是:中贯冶金在越南设立办事处一个;召陵区个体企业在塞拉利昂与农业部合作进行1000亩蔬菜种植农业开发基地项目已进入实质实施阶段;漯河市之鼎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在苏丹设立办事处一个,拟进行农业开发,目前正在选址。临颍方圆外贸有限公司在肯尼亚设立的贸易公司已步入良性运营。
二是多方协调,打造劳务输出平台。帮助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全省第一批、全市唯一一家外派劳务培训中心,目前已挂牌运营。据统计,2006年全市间接劳务输出176人,同比增长31%。
(四)加强督导,有效运作,口岸物流中心开局良好。一是豫南口岸物流中心铁路货物运输业务和仓储业务业务已正式开通,当年实现收入240多万元。目前铁路专线每天发送货物20个整车,仓储率达100%。二是中国最大的物流企业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已进驻物流中心,同时,青岛海信集团等家电企业也已纷纷进驻物流中心,豫南口岸物流中心已成为中国家电豫南中转基地。
(五)调整思路,强化监管,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今年以来,我们转变观念,调整思路,以先进的商业理念强力推进现代流通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市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市场建设初具规模,业态水平明显提升。今年以来,新天地商业步行街、家?盛世生活广场、小胖统领百货、中汇广场等6个重点商贸市场先后投入运营,麦当劳、肯德基、上海华联、丹尼斯、国美等一大批境内外知名商业品牌入驻经营,极大提升了我市商贸流通业态水平,漯河作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的地位和形象日益凸显。
二是“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成效明显,有力促进了农村消费需求。我们推荐临颍、郾城先后成为全国试点县区,并注重加强“农家店”建店质量,我市规模化、规范化运营模式走在全省前列。11月份全省加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质量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漯河经验在全省推广。截止目前,全市共新建和改造“农家店”396个,占年初规划数的122%。郾城区被省商务厅确定为全省第一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质量建设示范县区(全省仅有4个县市区),利思达商贸有限公司被确定为示范企业(全省仅有4家企业)。同时,我们积极争取农家店建设补贴资金,共申请国家级、省级补贴资金79万元,并已拨付到各试点企业。
三是市场宏观调控能力明显增强,商务服务水平日益提高。今年以来,我们加大工作力度,筛选出62家样本企业,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监测网络,每周定期发布肉、蛋、油、粮等人民群众关注的生活必需品监测分析,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我们的监测分析省商务厅采用26条,商务部采用5条,市场监测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在全省排名由第15位晋升至目前的第8位。同时按照商务部加强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工作的精神,我们积极向省商务厅上报争取市场监测专项资金93万元。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