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意见的通知

  二、建设国内一流的医疗急救体系的基本内涵

  医疗急救体系是公共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市实际,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医疗急救体系应包括由院前医疗急救系统(负责现场急救及转运途中的医疗救护)及院内医疗急救系统(以急诊抢救单元及急诊ICU为重要标志)共同组成反应快速、处置高效、流程合理、便捷通畅、救治成功率高的医疗急救体系。

  (一)院前急救体系主要按急救半径厦门本岛3公里,岛外10公里,反应时间岛内10分钟、岛外15分种以内,建设布局合理的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分中心、急救站。配置满足急救需求(按国内一流标准配置)的救护车以及急救船、救护直升机及各种紧急状态时可供征用的社会交通工具等,负责入院前的医疗救治及急救转运。

  (二)院内急救体系由目标国内一流的各定点医院急诊部(急救基地)组成,负责入院后的伤病人员紧急医疗救治。

  1、其中有多个综合实力强、急救技术水平高、急诊急救流程合理、设施设备完善的急救基地(每个行政区域1个以上),能提供(或基本提供)急诊接诊、诊断、检查、急救、手术、治疗、观察、重症监护等“急诊一站式”服务。

  2、急救设施能满足“急诊一站式服务”,包括:急诊预检分诊、急诊诊断、急诊抢救、急诊留观、急诊治疗、急诊手术、急诊ICU、急诊辅助科(包括急诊CT室、急诊放射检查室、急诊超声检查室、急诊内窥镜检查室、急诊生化检查室)等。

  3、急救设备按功能、任务、急诊工作量及专科特色,配置若干个国内一流标准化配置的急诊抢救单元、急诊ICU单元、急诊手术室及各种急救辅助设备。

  (三)有对院前急救提供技术支持的急救信息平台系统,包括急救指挥系统、卫星定位系统、重要病种如心脏急救、脑外伤急救、脑中风急救、中毒急救、重大突发事件急救、传染病急救等单病种急救信息平台。以及医疗急救药品储备信息平台、特种急救药品信息搜索平台、医疗急救心理干预支持平台等。

  (四)有一流的急救人才队伍,包括掌握各种急救技术的院前医务人员、院内急诊急救专家、ICU(危重症监护病房)专家及相关医护技专业人员。

  (五)具有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型突发事件、重要疾病病种医疗应急预案;

  (六)有强有力的医疗急救社会支持,以全社会参与医疗急救为目标,对重要工作、岗位如消防、交通警、机动车驾驶员、安全人员(进而推广至全体市民)等进行急救知识培训,增加第一目击者抢救危重病人的比例(国外10%、国内1-2%),在救护车到达前先行救治,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