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实京杭运河等干线航道防堵保畅机制,把京杭运河分段管理、巡航制、联动机制和设置可变情报版等成功经验向其他干线航道推广。建立健全船舶动态报告制度和危险品运输船舶实船签证制度,采用动、静态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巡航效率,力求管理模式的创新。
4、认真贯彻《
行政许可法》、《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市场准入管理,完善和实施市场管理新机制,建立运输市场信用体系。认真履行“三关一监督”安全管理职责,加强对运输企业、运输车辆、营运驾驶员和客运站的监控力度,细化相关制度,对安全生产工作程序、监督检查行为、管理机制进行严格规范,对安全生产责任进行层层分解、细化,并督促运输企业、汽车客运站认真贯彻落实有关要求,逐步提高运输市场主体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逐步形成一个长期、稳定、可靠的道路运输安全长效管理机制。
加快推进以客运班线公司化经营为核心的道路客运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提高公司化经营比率。积极推进船型标准化工程,淘汰和改造老旧船舶,提高内河运输效率,保障水上运输安全。
会同公安、安监等部门组织驾培学校检查,建立培训信誉排行榜,督促驾校严格培训标准;建立健全路面查处与源头管理有机配合的联动机制,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行为,推进道路运输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
5、巩固和扩大“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成果,推进危桥险路改造工程和公铁立交安全整治,加强公路养护管理,不断提高公路通行条件和公路好路率。分析事故多发路段情况,合理安排整治工作计划。牵头深化治超工作,建立和完善治理超限超载运输的长效机制。
针对闯卡逃费和偷盗高速公路沿线设备等违法犯罪行为,要联合公安和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开展整治,并将整治范围逐步拓展到国省干线公路和重点船闸。
6、加强航道养护,强化船闸及引航道安全管理,维护干线航道畅通。通过深入推广“危险源点监控法”、船闸“红黄马甲安全责任制”、创建“星级管理艇”等活动,加大广大干部职工对交通安全工作的监督支持力度,积极配合做好水上交通安全工作。
7、突出危险货物装卸作业监管重点,加强港口危险货物管理人员培训,努力夯实安全基础。加大信息化开发力度,提升港口安全管理科技手段,为加快全省港口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8、创新工作思路,制订工作规划,推进交通建设市场规范和管理工作,继续深化施工安全专项整治,确保交通建设安全形势稳定。对进入我省交通建设市场的所有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建立信用档案,将企业安全作业情况纳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进行动态考核和信用评定,引导企业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的关系,逐步提高企业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把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