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杭州市委办公厅、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促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划(2006-2010年)》的通知

  加大公众创业鼓励扶持力度,通过提供有关创业培训、商务信息咨询、市场开拓、技术支持、进出口代理、劳动人事、创业专项基金、贷款担保与贴息、场地扶持等方面的专门服务和政策支持,鼓励个人自主创业。积极鼓励大专院校教师、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大学毕业生、归国留学生以技术入股、智力投资、资本入注等形式,创办独资、合资或合作的各种类型工商企业;允许机关干部辞职创业,创造条件扶持退伍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创业,鼓励农村基层骨干包括村党支部书记带头创业,全力打造我市知识型创业、科技型创业、艺术型创业、都市型创业等多层面创业的格局。
  2、大力推进创业载体建设,建立健全公共创业平台
  进一步加强孵化器建设,发挥孵化器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培育中小科技企业中的催化作用,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机制运行、管理体制创新,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大力发展多种类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人才培训基地,加强对各专业孵化器中的公共技术平台能力建设,完善孵化功能。发挥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在连结政府、服务企业中的协调作用。
  建立创业机构与风险投资、融资担保、产权交易、技术转移和人才中介等机构的沟通协作机制,集成信息、人才、项目、资金和技术等要素,为各类创业人员提供多元组合服务,提高社会吸纳创业能力,扩大社会创业覆盖面。
  3、实施科技型初创企业培育工程,扶助科技型初创企业发展
  加大政府为初创小企业提供各类创业服务和政策支持,鼓励和支持更多的科技人员在杭创办各类民营科技企业,重点培育和扶持发展电子信息、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高效节能与环保等领域的科技型初创企业。结合我市孵化器建设,选择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初创企业,集中资源予以重点培育和扶持,让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脱颖而出、快速成长。
  组织杭州市科技型初创企业服务联盟单位,建立创业者交流和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创业辅导、管理培训、企业诊断、信息咨询、市场营销和人才引进等各种创业服务,重点加大各类软件园、信息产业园、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留学生创业园建设力度,支持和促进民营科技创业园和科技企业孵化器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七)提升民营企业招商引资规模和水平
  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增强实力、提升能级”的原则,坚持“内外资并举”提高引资质量方针,走“以民引外、民外合璧”发展之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我市民营企业国际国内合作规模和水平。到2010年,通过“以民引外、民外合璧”,力争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总数达到60家。
  1、围绕优化非公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结构
  围绕我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现代服务业大市的发展目标,重点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项目,尤其是国际性的大型商贸、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项目,以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等跨国公司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引进,加快促进我市民营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2、围绕增强民营企业规模实力,提升招商引资能级
  根据我市“两港五区”建设,以及各区、县(市)工业功能区和块状经济发展要求,围绕各地核心主导产业,更新和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提升项目招商引资能级,把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地区外向型经济生产特征和专业化行业优势,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与国内外同行业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强的大企业、国际生产基地型项目和国家重大科技产业项目,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项目进行合资合作、嫁接改造,以股权换资金、技术、品牌、人才、市场,实现民营企业规模、技术、管理、品牌、人才和市场的全面提升。
  3、围绕提升非公经济产业能级,转变招商引资模式
  把块状经济作为我市民营经济“以民引外、民外合璧”的重要载体,围绕提升我市民营经济产业能级,重点依托一批特色明显的“块状经济”工业功能区和有实力、有技术的外向型民营企业,转变招商引资模式,实现从以增量资源招商转向增量与存量资源并举招商,由政策招商转向产业招商、环境招商转变。
  在外资方面,重点加大对港台、北美、日本及欧盟等地区和国家的招商力度。在内资方面,重点加大民营企业的优势特色品牌项目招商。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浙商回归工程”,加大对省内外成功浙商、民企500强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引进企业总部和大项目的工作力度,努力把杭州打造成长江三角洲南翼的总部基地和浙企“大脑”基地。
  (八)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扩张发展
  加强对“走出去”的战略引导,加快完善政策体系,大力推广“万向”经验,积极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与合作,提高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不断做大做强,壮大实力。力争到2010年,民营企业中自营进出口权企业总数达到4000家,累计新开设境外投资企业500家。
  1、实施国际化战略,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通过品牌延伸、资本渗透、跨国经营、海外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强和引导民营企业进行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大胆参与国际竞争。开展国际营销,鼓励民营企业建立国际营销和采购网络,参与国际经营,开拓国际市场;拓展境外投资,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兼并收购等形式,广泛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国际原材料、能源等资源开发、国外建厂建公司等投资行为;加大产品和劳务输出,鼓励民营企业积极组织参加境外各种展销会、洽谈会和博览会,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参与国际认证,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积极申报国外知识产权,采用国际化标准进行生产和营销;推动境外上市,鼓励和支持具有较强实力的民营企业到国外股票市场上市,进行国际资本市场融资。要高度重视世界各地丰富的浙商力量,充分发挥其在引导我市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过程中的带头人和牵头人作用。
  2、接轨大上海,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主动参与长三角及环杭州湾产业带区域经济合作,积极推进我市民营经济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以及温州、台州等地区的产业协作,扩大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充分发挥杭州地处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区域经济腹地与环杭州湾产业带结合点的区位优势,按照“接轨上海,吸收辐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方针,重点加强与上海众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紧密合作。
  3、进入中西部,鼓励参与国家重大区域开发战略
  积极响应国家重大区域经济战略,加强我市民营企业参与全国范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重点鼓励、推动和支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到中西部发展,积极参与国家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