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资产优化组合力度,做大做强企业。引导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增资扩股等措施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增强与优势大企业、大集团的协调配套能力,延伸产品的产业链。鼓励发展以优势资源、优势产品为依托,对全市经济具有明显拉动作用的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市经委牵头)
加强指导与监督,进一步规范企业改制行为,更好地维护股东和职工合法权益。年内完成市医药公司、药材公司破产工作及市经贸公司、建材研究所等企业的结构调整和改制工作。妥善解决企业改革、结构调整中遗留的人员安置资金缺口、破产企业生活区物业管理、危房改造、离退休人员管理等问题,巩固改革成果,保障职工利益。(市经委牵头)
五、稳步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逐步完善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化解乡村不良债务,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确保乡村组织正常运转,确保增强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基层政府职能转变,逐步实现农村基层工作机制从“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着力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和农区公益事业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市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办公室牵头,市财政、编制、教育、农牧等部门配合)
全面推进基层农牧业技术服务体系改革。按照“稳定队伍、创新体制、提高待遇、激活机制”的方针,以“强化公益性、放活经营性”为基本取向,不断改革创新农牧业服务体系,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种子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服务“三农”水平,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农牧局牵头)
加快落实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有关决定,完成市、县、乡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相关工作。(市农牧局牵头)
六、切实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结合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将乡镇预算纳入县级财政管理。积极配合省财政实行补助管理型“省管县”财政管理模式改革;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逐步建立完善科学规范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强化综合预算编制力度。(市财政局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