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力推进产学研联合。紧密结合我市产业特点,以应用为重点,鼓励和推进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进入企业或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建立一批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以现代企业制度为规范的产学研联合体,拓展联合领域,提升联合层次,创新联合机制。
(三)主攻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组织力量联合攻关,全面推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程,使之成为我市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渠道。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创业园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载体功能,在更高层次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选择船舶配套、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加速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四)积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积极参与研究制定对新型工业化有重大促进作用的高新技术标准和体系。引导和推动企业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标准水平。鼓励企业建立国际标准跟踪机制,积极参与国家和国际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
(五)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围绕企业创新系统集成化、企业管理现代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传统产品数字化、商务交易网络化等五个方面,加快推进先进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设计、营销等领域的应用和集成,把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和先进制造技术结合起来,推动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普及和应用,实施企业信息化示范带动工程、企业信息化应用工程和信息化人才培训工程。以船舶制造业为重点,加强产业集群信息化建设和示范。
五、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一)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在全市年耗能达万吨标煤的工业企业中,认真组织实施“百家企业节能行动”方案,并将节能行动要求扩大到所有重点耗能企业,突出抓好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纺织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实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以及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节能工程。
(二)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示范。组织实施《南通市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示范园区,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创建一批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