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遵循产业演进规律,注重发展冶金、电力、石化三大临港型工业。冶金工业重点发展精品特钢、优质棒型材、不锈钢型材等关键短缺品种,进一步提高大口径不锈钢、合金钢管的市场占有率。电力工业要全力推进如东LNG天然气电厂、大唐吕四电厂、华能南通三期扩建、海门国电项目以及天生港发电有限公司技术改造项目等一批重大电力项目的前期工作和建设进程,加速形成以火电为主体、热电为补充、新能源为后续的电力能源体系,构建长三角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石化工业依照“以炼带产、前炼后延”思路,提升油品储运和仓储能力,以引资兴建炼油项目为切入口,迅速启动重化工产业,加快形成以汽油、柴油为主项的全轻型炼油基地和以润滑油、工业燃料油和重交沥青为主项的重质油精炼基地,并结合炼油项目建设发展大型乙烯工程、大型甲醇项目和苯酚丙酮项目。
(四)立足良好基础,整合提升纺织服装、精细化工、轻工食品三大传统支柱产业。纺织服装产业重点围绕原料、面料、终端产品三个环节,提高差别化、功能化纤维比重,提升服装用、装饰用和产业用纺织品档次,打造服装知名品牌。精细化工产业要继续拓展高效低毒新农药、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等特色产品领域,着力发展以乙烯、丙酮及乙烯衍生制品为龙头的石化下游非燃料能源延伸产品。轻工食品产业以王子造纸为依托,形成铜板纸、白板纸等高档纸品的规模化生产,扩大干式复写纸等特种纸品的生产能力;利用滨江临海的港口优势和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优势,迅速做强做大粮油加工业,加快以初加工产品为主向食品制造业延伸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拉长产业链;立足现有基础和资源条件,加快发展中高档家具、室内装饰产品以及面向出口的鞋帽玩具业;以开发旅游产品为突破口,整合民间工艺美术研发和生产资源,创新发展蓝印花布、红木雕刻、工艺陶瓷、工艺鞋帽、哨口风筝、绣品等特色工艺美术产品,进一步扩大出口。
(五)实施工贸联动,加快发展物流、科技、商务等生产服务业。积极推进现代物流基地建设,以沿江沿海港口、交通枢纽、开发区、大型批发市场为依托,大力发展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分拨中心,促进批发交易与物流配送一体化发展,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壮大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积极兴办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技术开发及转移、科技信息及咨询、知识产权及认证、技术交易等专业性技术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特色专业市场和会展业,引导发展法律、会计、审计、税务、咨询、评估、广告、策划、调查、就业和劳务中介、经纪代理等。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