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农业科技发展工程。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突出自身资源特色与技术需求,着力提高农业科研单位创新能力,重点解决制约我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难题。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稳定农业科技队伍,提高推广人员素质。按照公益性职能、专业化配置、区域化建站的原则,配齐配强乡镇各类农业站所,加快形成国家推广机构和其它推广组织共同发展、优势互补的农业技术推广新体系。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新机制,探索科技推广新形式,积极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以及大专院校、农业科技示范场、科技园区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加快推进“科技带动、行政推动、示范牵动、农民互动”的成果转化方式,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按照自治区确定的11个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组建由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农技推广部门参加的专家技术小组,分别负责各产业关键技术的攻关、实用技术的应用推广和对农户的技术指导,实行科研项目、科技人员与农业产业发展相对接。积极探索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加快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每个县都要确定一个农业主导产业的相关配套技术作为进村入户的主攻方向。加大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用科技项目带动千家万户增收致富。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提高园区农业生产要素的集成度。
(七)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工程。大力实施“千村百乡市场工程”,发展和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连锁“农家店”。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积极鼓励社会力量组建不同类型的物流公司,发展连锁经营、直销配送、电子商务、拍卖交易等现代流通业和新型营销体系,促进农产品流通增值。积极培育农产品品牌,在品质优先的基础上,运用市场营销手段创造品牌,使品质与品牌相结合,打响宁夏“清真品牌”、“特色品牌”、“原产地品牌”。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农业全行业的标准化水平,创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实行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标识制度。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信息发布和资源共享制度,为农产品销售提供预警信息,及时向生产者进行信息反馈。
(八)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围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目标,加快培养技能型劳务人才,实现务农、务工两种培训一起抓,努力把广大农民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农民的科技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发展现代农业和从事非农产业的能力。大力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实施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重点抓好农业科技示范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农村妇女和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培训。建立“政府引导、部门协作、市县组织、社会参与”的培训模式,进一步整合教育、农业、科技、劳动等方面的资源,以实用农业技术和务工技能为重点,对农民进行职业化、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培训,提高农民自主创业、转移就业和勤劳致富能力。坚持职业培训与创业实践相结合,培养一批农村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创业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