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突出中药复方调节的优势,加强中医药工程技术体系、成果转化体系、标准体系、临床评价体系、产业信息网络等方面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鼓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先进制药工艺与装备,发展传统中医药,开发现代中药新药并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化。重点支持用于防治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性病、病毒性疾病、糖尿病和老年性疾病等的中药新药、中药经典复方和医院验方二次开发的新药;药材的人工种源繁育;新靶点、现代医学机理筛选开发的高效活性物质的提取物、新药及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鼓励中药的专利申请、商标注册、临床验证与药品注册。鼓励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合作。
公共技术与服务平台建设:以市场和政策为导向,以各专业孵化器和现代物流体系为主体,针对医药产业的特点,建设共用性的技术支撑平台及专业服务平台。以平台为载体,促进企业间、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联合进行技术创新,开展筛选、中试和产业化研究工作,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技术开发,大幅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整体创新药物和制剂技术水平,加快产业化进程。
五、发展重点
(一)顺应医药产业集中度趋势,着力扶持龙头骨干企业
目前医药产业通过并购重组,资源向大企业逐渐聚集,行业集中度明显提高,核心企业在行业中的权重越来越大。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培育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将是今后医药行业发展的重点。我省医药行业在“十一五”期间将重点扶持7户销售收入达5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和20户销售收入达2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扶持亚宝、威奇达、康宝、博康、太行5户产业龙头企业,力争2010年其销售收入分别达30亿元、20亿元、15亿元、10亿元、10亿元。医药商业要重点扶持山西双鹤药业、临汾医药药材公司2户龙头企业,力争2010年其销售收入分别达15亿元、10亿元;扶持山西安特、德元堂、普德、泰盛、广誉远、金晶、东进、海斯、耀威、华康、晋新双鹤、津华、瑞福莱、华元、三宝、正元盛邦、云中、创隆、广生、双人等20户骨干企业,力争其年销售收入在2010年达2亿元以上。
到“十一五”期末,在全省形成亚宝、太行两大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成药生产及中药科研开发为一体的中药现代化产业龙头,威奇达、博康两大以发酵工艺为主的抗生素、半合成抗生素原料药及制剂产业龙头,康宝生物医药和创新药物产业龙头,山西双鹤药业现代医药物流及电子商务配送中心、临汾医药药材公司“竹林大药房”等立足山西、面向全国的零售连锁配送体系。在这些产业龙头及现代物流体系的辐射带动下,通过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整合辖区内、外优势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培育出1个销售收入在3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打造出1个销售收入在30亿元的大型流通企业,为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塑造出坚实的载体。
(二)依托资源、能源优势,打造医药产业大品种产品
较好的自然条件和能源优势使我省化学原料药具有相对较低的成本,成就了我省化学原料药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中药材资源优势和传统中药品牌产品为我省发展经典国药和现代中药打下了基础。为此,我省医药产业今后发展的重点是: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扩大现有化学原料药规模、增加化学原料药品种;依托原料药优势,延伸产业链,重点培育化学药制剂品牌产品;发挥中药资源优势,做大经典国药和发展中药高端制剂。“十一五”期间我省医药产业要着力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以下30种重点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