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强我省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突出石油、天然气、煤炭、地热等能源矿产勘查。积极支持国家在我省的石油勘探工作,进一步加强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和深层石油勘探及三江等6个外围盆地的石油资源调查评价,提高石油资源的地质可采储量。以徐家围子断陷为中心,提高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勘探程度,扩大天然气地质储量。加大资金投入,启动西北部地区梅里斯、霍龙门等远景含煤盆地的预查工作,加强中部地区方正、依兰等断陷盆地的煤炭资源普查,加大东部地区虎林、宝清七星河、鹤岗东部等成煤盆地的普查和详查力度,提高勘查程度,扩大地质储量,为我省煤炭基地建设提供资源保证。积极开展中东部大型煤炭矿区的煤层气勘查、油页岩调查评价,重点开展大庆、牡丹江等地的地热资源勘查,促进非常规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加强重要金属矿产勘查。以铜、铅、锌、金、银、钼、铁为重点,坚持“中东部地区发挥特色,西北部地区重点突破”的原则,加强漠河至依西肯、团结沟、老柞山金成矿区带,呼中至塔河、伊春至延寿、孙吴有色金属成矿区和多宝山至呼玛铜金成矿带以及牡丹江、东宁、饶河金铂铜多金属成矿区带的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尽快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基地。“十一五”期间,力争提交可供进一步勘查的大中型矿产地10处、普查基地30处,提交地质资源储量铜20万吨、铅锌40万吨、金50吨。
(三)抓好优势非金属矿产勘查与开发。加强水泥用大理岩、高岭土、硼、玻璃用硅质原料(硅石、石英砂)、饰面用石材(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辉长岩)、陶粒用原料(页岩、板岩、粘土)等优势非金属矿产勘查与开发。重点开展阿城至宾县、宁安至牡丹江地区水泥用大理岩矿及依安县玻璃用石英砂矿勘查。搞好石墨、矽线石等我省具有出口优势、限产保值矿产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及创汇能力。加强新矿种的探索与开发应用,重点发展富集提纯、矿物表面改性、改型及新材料、合成矿物、超细粉碎等深加工技术,发展我省高、精、尖和高附加值出口创汇非金属新材料产品的应用开发。
(四)做好矿山地质工作。按照理论指导、技术优先、探边摸底、外围拓展的方针,积极支持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等地区煤炭矿山及老柞山金矿、乌拉嘎金矿、西林铅锌矿等大中型金属资源危机矿山的接续资源勘查。切实加强老矿山深部和外围地区成矿资源预测和勘探,扩大接续资源储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推进多宝山铜多金属矿、翠宏山铁多金属矿、东安岩金矿等大中型矿床的开发。做好矿山关闭和复垦阶段的地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