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大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庆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的通知

  (二)发展重点
  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优先发展技术先进、经济、高效的环保技术设备,重点开发节能降耗、清洁生产、无污染的环保产品。创办科研、开发、经营、服务一体化的示范企业,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环保最佳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体系。
  制定符合环保产业发展的技术政策。鼓励污染设施共建共享和污染治理设施专业化运行,提高污染处理设施的处理效率。鼓励有条件的非公有制环保设施企业进入环境治理市场。
  培育“专、精、特、新”中小环保企业。重点发展环保技术服务行业,研制、开发、生产小型环保设备、环保专用材料和农业生态建设工程的相关产品。
  鼓励建设污水和垃圾资源化设施。建立有利于鼓励使用再生水替代自然水源及垃圾资源化的成本补偿与价格激励机制,推动城市污水和垃圾的资源化。
  (三)基地建设
  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研制开发节能、节水技术与装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装备,清洁生产技术与装备,资源综合利用及相关技术与装备。开发环保设施运营业、环境工程技术咨询、评估及设施工业,环保信息咨询服务业,环保产品推广服务业,环保投融资风险评估业等环保技术服务行业。
  在新建或已建的各类工业园区建设污水处理厂,按照“谁污染谁付费原则”,由每家企业的分散治理转变为由一家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提高污染治理效率。
  对于东城区污水处理厂、世纪大道等环境基础设施,按照经营城市的方式将管理运营权进行转让,由企业经营,用少量的经费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以大庆北盛水处理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依托,加强科技攻关,开发新的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推进污染处理设备的更新换代。
  建设20万立方米陶粒、2亿标砖粉煤灰烧结制品、20万吨粉煤灰制水泥生产线等一批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降耗示范工程。
  九、高新技术产业
  (一)发展方向
  全面改造传统产业,延长石化产业链,提高油气资源、水资源、地热资源利用率,积极发展替代产业。围绕精细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积极培育高科技产业群体,充分发挥高新技术的孵化作用、移植作用,对新兴产业的培育作用,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
  (二)发展重点
  发展石油精细化工。提高石油深加工科技含量,开发下游石化产品。
  发展新型建材。包括粉煤灰陶粒、粉煤灰空心砖块、聚苯乙烯保温板、改性尼龙管等耐溶建材、节能建材。
  开发特种复合材料。包括多性能塑钢材料、塑料合金及制品、超细粉体材料、新型密封材料等。
  推进信息化。建立信息化社区应用系统,生态建设综合数据库、政府网、宽带城域网及多媒体公共网络平台。
  发展软件业。重点开发环境教育软件、环境管理软件、环境工程控制软件。
  发展信息产品制造业。以电子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开发、纳米及集成电路技术开发为重点的计算机和周边设备、网络终端设备、智力仪表为重点的技术、设备开发。
  (三)基地建设
  依托大庆同创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柯远电子有限公司、三维有限公司、大丰电器设备有限公司、通宇电控有限公司、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建设信息产品制造基地。
  依托天大宏方、黑大同庆、长垣、庆联、金桥等软件开发企业,建设软件开发基地。
  依托甲醇厂、绿寰化工、五环化工、开普化工、太福化工、龙源石化等企业,建设精细化工生产基地。
  依托庆港塑料、东华石油专用管厂、风华塑胶等企业,建设工程塑料基地、特种复合材料生产基地。
  依托大庆华科、黑龙江北兴、大庆威甫等制药企业,建设医药工业基地。
  建设综合信息数据库工程、政府组网工程、多媒体公共网络平台工程,完善大庆信息化网络体系。
  十、清洁石油和石化产业
  (一)发展方向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石油已探明地区储量的利用率,增强远景储量探明程度,延长油田服务年限。加快现有石化大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加强地方企业与大企业的联合与协作,共同发展石油产品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最大限度的减少废物的排放,加强对污染物的管理和处置,尽量减轻对周边地区空气和水域的污染,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二)发展重点
  开发清洁石油炼制技术。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开发最新技术,改造并替代老的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提高油品的转化深度,生产清洁燃料和其它油品。
  发展清洁石油化工产业。开发并使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和石化产品,在节能、降耗、缩短流程、治理污染等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在化肥生产方面,主要发展尿素、高浓度复合肥;在农业化工方面,向生物化工方向发展,重点是酒精、果葡糖、改性淀粉、山梨醇、黄原胶、曲酸、大豆精深加工化工产品等。在天然气化工方面,主要发展醋酸、甲醇、甲醛及其下游化工产品等。
  (三)基地建设
  建设石油炼制产业链群基地。以大庆石化公司炼油部分,包括大庆石化总厂和高新区,组成产业链群基地。采用加氢技术优化原油加工流程,确保提供足量、优质的化工原料,减少商品油量,同时为市场提供清洁燃料和高档润滑油。以大庆炼化公司炼油部分,包括石油管理局和高新区组成产业链群基地。在保持已有的油品、润滑油及其他化学品生产的同时,采用催化新技术,多产廉价丙烯,为建设世界级聚丙烯装置提供原料。此外还要适当发展油田化学品生产,为油田生产服务。
  建设石油化工产业链群基地。以大庆石化公司化工部分,包括大庆石化总厂和高新区组成产业链群基地。扩大乙烯产量,改造下游装置,并新建乙烯化工产品的精深加工装置,以及以苯和异丁醛为原料的产业链群基地建设。以大庆炼化公司化工部分,包括大庆石油管理局和高新区组成产业链群基地。以炼油厂丙烯和甲基叔丁基醚为原料进行深度加工,生产有机化工产品和精细化工原料。
  建设天然气化工产业链群基地。以大庆石油管理局甲醇厂、天然气化工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为依托,建立以甲醛、甲醇、甲胺和醋酸、醋酸乙烯为原料的吡啶、烟酸、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化学品、化工产品生产基地。引进俄罗斯天然气生产乙烯及其衍生物,以及甲醛、甲醇、芳烃和二甲醚等产品。
  建设轻烃化工产业链群基地。以石油管理局精细化工厂为主,包括高新区组成产业链群基地,以轻烃分离的单体组分为原料,生产1,4-丁二醇、氨纶等产品。
  建设塑料加工产业链群基地。以兴化园区为主,包括石化公司、石化总厂组成塑料加工产业链群基地,主要以聚乙烯为原料进行各种产品加工,从事聚苯乙烯、ABS的后加工。以宏伟园区为主,包括炼化公司、石油管理局组成聚丙烯的后加工产业链群基地。
  建设化肥产业链群基地。以石化公司化肥厂为主,对合成氨和尿素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并与大庆石化总厂合作新建的复合肥以及尿素为原料的三聚氰胺、三聚氰胺甲醛和酞菁蓝等生产装置,形成化肥产业链群基地。
  建设农业化工产业链基地。以玉米加工、玉米芯加工、大豆加工、蓖麻籽加工为重点,生产乳酸、山梨酸、赖氨酸、燃料酒精、冰醋酸、木糖醇、肌醇、精制蛋白粉、分离蛋白、卵磷脂、脑磷脂、尼龙、高级航空润滑剂、合成树脂等产品。
  十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
  (一)发展方向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加强宏观引导,培育和规范市场,逐步实现企业规模化、产品标准化、技术国产化、市场规范化,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上一个新台阶。
  (二)发展重点
  太阳能光热利用。重点发展热管型平板集热器、真空管闷晒热水器、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软件和硬件,以及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太阳光伏发电系统。
  风力发电。重点是发电机组的研发,发电机组的规模化生产,推广风/光互补、风/柴互补和风/光/柴联合供电系统。
  生物质能高效利用。重点发展秸秆气化集中供热、大中型沼气工程,提高沼气专用设备技术水平,开发高效直接燃烧设备。
  地热利用。重点是加快地热回灌技术研究,地热利用设备生产的成套设备技术开发。
  (三)基地建设
  实施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示范工程,推动太阳能热水器作为建筑构件制造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扩大应用领域。
  实施风电设备国产化示范工程,建设10万千瓦级示范风电场。

第九章 生态市建设优先工程规划

  一、草原“三化”治理工程
  草原“三化”治理工程主要包括:沙化草地生态治理工程,盐碱化土地生态治理工程,退化草原恢复工程,草种选育工程,草场改良工程,草场封育工程及休牧、禁牧工程和“三化”草原治理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等。
  根据大庆市草原立地条件,草原“三化”治理总的原则是选用乡土草种,保障区域生物安全。对于盐碱化草地,采取生态工程方法,辅以浅翻轻耙补播技术,逐步恢复草原植被。对于沙化草地采用飞播牧草、建立人工草地及植被立体恢复模式,逐步将沙地变绿洲。对于退化草地主要通过围栏封育、牧草补播、加强草地管理等措施,恢复草地植被,提高草场质量与生产力。对于立地条件优越、水分状况良好地段适当建立人工草地和种子生产草地,减轻天然草场压力。同时,对全市草场分批进行休牧、禁牧,保证草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至2010年,草原“三化”治理总面积达到53.5万公顷,其中:改良草地24万公顷,围栏封育10万公顷,建设人工草地3.8万公顷,建设草籽基地0.5万公顷,草原划区轮牧10万公顷,退耕还草3.2万公顷,灌溉草地1万公顷,草原防护林地1万公顷。
  二、油田开采区生态恢复与重建工程
  油田开采区生态恢复与重建工程主要包括:落地油生物治理工程,泡沼连通与保护工程,油田废水污染综合防治工程,油田开采区草原植被生态恢复工程,油田开采区绿化工程,油田开采区景观设计与建设工程等。
  至2010年,对黎明湖、万宝湖、三永湖、东风泡、果午泡等18个重点泡沼,实施污染控制工程、泡沼连通和保护工程,使地面水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建立完善的落地油生物治理和油田废水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体系与示范园区,使油田含油废水回注率达到100%,落地油、废泥浆回收率达到100%,油田开采区植被恢复达到达到60%以上。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