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镇江市政府关于印发镇江体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四)体育对外交流
  “十五”期间,我市共接待日本、韩国、美国、古巴、立陶宛、阿根廷等10多个国家的比赛、交流、表演团队36批350人,先后12次66人随团出国访问或比赛。承办了第14届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镇江赛区)的比赛;组团参加了在美国举行的世界城市青少年运动会;组队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中日友好交流城市初中生乒乓球大会以及在日本津市举行的“镇江杯”乒乓球比赛;先后组织市体育代表团赴日本津市和韩国益山市交流访问,扩大了对外交流和合作。
  (五)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体育工作基础总体上讲还比较薄弱,与省内先进城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各辖市区之间、城乡之间体育发展还不够平衡;竞技体育整体水平还不高,优势项目不多,后备力量不足;体育产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社会化、产业化程度不高,体育市场和总体规模不大;体育经费投入不足,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增长缓慢;新体育中心建设未能实施;体育法制建设和体育市场管理监督还有待加强和完善。
  二、“十一五”发展指导思想、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党和国家的体育方针政策,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为根本目标,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紧紧抓住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江苏建设体育强省的发展机遇,积极实施群众体育优先发展、竞技体育加快发展、区域体育共同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强体五项战略,全面提升我市体育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为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实现“富民强市”战略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主要目标
  1.群众体育普及和组织程度明显提高。每年举行1-2次大型群众体育活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全市人口的50%以上,人民体质进一步增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2.竞技体育总体实力明显增强。培养输送一批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参加省16届运动会,实现金牌数、团体总分全面超上届,力争全省排名位次前移;全面提升体育竞赛组织管理水平,按照“设施优良、环境优美、服务优质”的要求,每年承办1-2项重大体育赛事。
  3.体育设施明显改善。到2010年,基本建成场馆配套、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镇江体育中心;各运动项目训练场地基本齐全,训练设施较为完善;各辖市区基本建有标准体育场(田径场)、体育馆、室内标准游泳池和全民健身中心,积极实施“新的四个一工程”,全面提升县级体育设施建设标准。“十一五”期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平方米以上。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