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深入推进“二期课改”。认真做好小学四年级、初中八年级和高二年级实施新课程和使用新教材的推广工作,加强课程资源与教学案例建设和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完成《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修订工作。开展“二期课改”研究基地小学一、二年级课程调整方案的试点。启动社科类教材的审查工作。充分利用本市科普教育基地拓展中小学课程资源,建立科普教育基地与区县对口合作的机制。召开上海市高中推进“二期课改”现场展示和研究会。
18.召开上海市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开展教育质量监测,完善教育质量监测制度。推进各区县教育部门开展对教学工作的研究和指导,明确教学目标,建立和健全教学制度。促进全市中小学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的策略、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组织形式,精选课堂训练和作业,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加强并完善教研体系建设和队伍建设,提高教研的指导水平。
七、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9.推进素质教育实验工作。研究并制定本市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力度,引导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实验工作,促进学校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特色。
20.推进中小学社会保障卡(学籍卡)管理及应用工作。建立本市社会保障卡(学籍卡)申领及发放的工作规范。启动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纳入社会保障卡(学籍卡)发放范畴的工作。修订《上海市中小学学籍管理规定》,制订本市普通中学电子毕业证书管理规范,实现学生学籍电子化管理。
21.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在对民办中小学依法办学情况专项评估的基础上,引导民办学校规范管理,并对依法办学的民办中小学实行资助。基本完成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公立转制学校深化办学体制的工作。
22.做好教育科研项目评选与立项工作。组织评选上海市第九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第七届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做好2007年度本市教育科研项目的申报、评审和立项工作,以科研引领区县教育和学校内涵发展。
23.加强青少年学生体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研究并制定本市贯彻实施方案。举办“2007年上海青少年健康素质发展国际论坛”。召开上海市体教结合工作会议。做好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学校体育推广计划等实施工作。全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举办上海市学生体育大联赛活动,办好大联赛竞赛项目区县预赛以及市决赛。全面施行教育部新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举办市、区县培训班,认真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和报送工作。利用暑期,组织开展中小学生“人人运动,学会游泳”活动和暑期中学生球类等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向社区开放工作,增强学生体质。组织举办社会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系列电视谈话节目,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青少年体育锻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