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扬州市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二)培育壮大产业集聚区。按照“产业集聚、企业集群、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思路,引导企业“入园进区”。着重在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光伏、金属板材加工设备等11个特色产业中,加快建成18个年产值规模达50亿至100亿元的特色鲜明、辐射力大、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到“十一五末”,18个产业集群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0%。
  (三)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抢抓打造宁镇扬经济板块的机遇,加快园区对接,实现产业联动、优势互补,使我市沿江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层次和规模迅速得到提升和壮大。同时,抢抓沿河和沿安大公路发展的机遇,积极吸纳集聚生产要素,发展特色产业,努力融入宁镇扬经济板块,实现快速崛起。
  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一)加强自主创新载体建设。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在重点行业选择若干关键共性技术组建一批新的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在产业集聚区建设集产品开发、工艺设计、技术咨询为一体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鼓励各类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风险投资公司等参与平台投资建设。
  (二)大力推进产学研用联合。鼓励和推进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进入企业或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建立一批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以现代企业制度为规范的产学研用联合体,拓展联合领域,提升联合层次,创新联合机制。
  (三)主攻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围绕重要产业,选择若干重点领域,在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外智,借用外力,开展联合攻关,推进实施消化吸收再创新工程。
  (四)积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研究制定对新型工业化有重大促进作用的高新技术标准。引导和推动企业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标准水平。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乃至国际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力争取得重点突破。
  (五)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围绕企业创新系统集成化、企业管理现代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传统产品数字化、商务交易电子化等五个方面,推进先进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设计、制造、营销等领域的应用,实施20家企业信息化示范带动工程、100家企业信息化应用工程和1000家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工程。
  五、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一)大力推进节能降耗。贯彻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方案,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实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及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节能工程。
  (二)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示范。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着力抓好我市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市的各项工作,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县(市、区),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创建一批示范工程。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