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示范点建设内容
1、制定村镇规划。
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要按照市县一体、城乡统筹的要求,抓紧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全市村庄布点规划和示范镇规划由市规划部门负责统一编制,2006年7月底完成,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组织实施。示范村规划由县、区规划部门编制, 2006年6月底完成,并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要选择1-2个中心村作为集中居住点进行建设规划,其余自然村要制定村庄整治规划。村庄规划要依据村镇发展水平和地理特点,分类制定,经济基础较好的,要引导农民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建立新型农村社区。自然条件较好、具有发展潜力的,采取扩建、改造等方式进行整治,提升档次。建设部门要尽快设计编印符合池州实际、不同类型的农民新型住宅推介图。规划编制要适度超前,突出池州特色,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同时要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和调控作用,严格按照规划搞建设,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通水:根据水源、水质状况,采取因地制宜建自来水厂、打水井、引山泉水、建手压井等形式,实施通水工程建设,保证农村居民用上安全卫生的水。
通路:结合村村通油路(水泥路)工程建设,实现村组道路黑色化、硬化,通村主干道路面宽度不少于3.7米,通组支道路面宽度不少于3米,提高村组道路通行标准和等级。
通电话:加强通讯设施建设,电话入户率达到70%以上,移动电话信号覆盖面达100%。
通有线电视:整合资源,加强协调,推动城乡电视网、信息网“二网合一”,有线电视覆盖面达100%。
3、开展村庄环境整治。
清垃圾:清除房前屋后杂草、污泥,农户家庭内部、庭院做到每日清扫,每个自然村至少设立一个垃圾定点堆放点,做到垃圾日产日清。以户为单位轮流安排值日,确保路、坪等公共场所有人清扫。
清淤泥:房前屋后要建设排水明沟或暗沟。沟渠配套,农户排水沟要做到每月清理一次。村组公共排水沟、当家塘库要硬化,每半年清理一次。村庄内的死水塘和污泥坑要清理整平。房前屋后和公共区的污泥要清理干净。
清路障:农具、柴草等物件不能占道堆放。对占用公共道路、场所,乱搭乱建的建筑和有碍村容村貌的残垣断壁、边角屋要予以拆除。对占道种植农作物的应退耕还路。
清庭院:庭院整洁,室内干净卫生,柴草、杂物、农机具堆放整齐,生活垃圾定点存放、定期清除。庭院绿化美化,环境优美。
4、改善村庄民居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