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常州市政府关于印发常州市“十一五”安全生产规划的通知

  到2010年,先进的安全生产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逐步推广应用,安全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有较大幅度提高。
  7. 社区安全建设和乡镇(街道)达标目标
  到2010年,建立、健全乡镇(街道)和村委(社区)的安全保障机制和各项制度;力争完成对社区内安全隐患(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等)的普查建档工作,建立安全网络,责任落实到人;把安全生产教育活动列入乡镇(街道)、村委(社区)的日常工作。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
  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精干高效、保障有力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健全各辖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和执法队伍。充分发挥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的作用,协调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二)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平台
  建立高效灵敏、反应快捷、运行可靠的信息体系,提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化水平,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加快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办公自动化建设,与市政府的电子政务平台形成有机的整体。在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站建设的基础上,新增7个辖市、区节点,建立全市安全生产各类专用数据库,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组建面向全市的安全生产信息网络系统和数据中心。
  (三)提升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支撑能力
  整合科技资源,培育安全生产中介机构,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技发展与安全生产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搭建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推动安全生产科技发展。促进科技研发机构建设,造就安全生产科技创新队伍。充分利用全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专业人才的优势,积极研制开发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软件,实现安全生产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加强安全生产技术数字化、信息化产品的开发研制工作。采取政府注入引导资金,企业投入主要资金的方式,大力开展安全生产的科技推广工作。
  (四)加强安全专业人才培养
  通过社会招聘、定向培养、在岗学习等办法,多渠道培养、选用安全生产专业人才,建设一支数量足、质量优、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安全监管人员队伍,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等综合素质,为实现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稳定好转提供智力支持。
  (五)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方式和手段
  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通过法律约束、政策导向和行政监管等多种途径,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方式和手段。认真落实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和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定期公布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完成情况。在生产经营单位中全面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建立起完整详细的安全生产台帐和各生产环节、各岗位安全质量责任制。加快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推动安全生产管理和职业卫生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