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生产工作全局,坚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出发点、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重点、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目标,健全安全法制,落实安全责任,强化监督管理,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安全投入,倡导安全文化,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努力实现我市安全生产状况的进一步稳定好转。
(二)总体目标
到2010年,全市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基本建立,全市安全生产各类伤亡事故和死亡人数与“十五”末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及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事故多发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善,亿元国内生产总值(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比2005年末下降35%以上,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25%以上;职业危害严重的局面得到有效控制;政府、企业对安全生产和安全科研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先进的安全技术进一步得到推广和应用,安全生产各项指标保持全省前列水平。
(三)分类目标
1. 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目标
到2010年,建立、完善全市安全生产监管网络体系,乡镇(街道)配备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加强安全生产监察队伍建设,提高安全生产监察人员素质;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和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足额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他企业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 重大危险源监控目标
到2010年,逐步建立统一、高效、科学、规范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和企业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监控,做到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靠科学、监控有力,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3. 职业危害监督检查目标
到2010年,有毒有害场所职业卫生达标率达到70%以上;高危行业、职业危害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加大。
4. 安全生产专业人才建设目标
到2010年,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国家规定应持证从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注册安全工程师队伍不断壮大,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素质及各类安全生产专业人才满足当时安全生产的需要。
5. 安全文化建设目标
到2010年,安全生产常识宣传教育普及到全市各个行业和公民之中,社会的安全意识、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增加等同步推进。
6. 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