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草拟并提交《
池州市市级预算管理暂行办法》,完成预算草案编制并按规定程序提交研究和批准。(5分)
4、5月份开始,按照财政部、省财政厅统一部署启动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完成市直部门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宣传培训工作。6月底前,完成新旧政府收支科目衔接工作。7月份,政府收支新科目模拟运行;同时开展2007年预算编制摸底调研和收支测算等工作,在此基础上提出预算编制工作方案提交研究。(10分)
5、全市财政收入完成13.5亿元并力争突破14亿元。(15分)
6、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其他考核目标。(5分)
市国土资源局
1、全市收储土地2000亩,出让土地2500亩,取得土地出让金4亿元,其中市本级创纯收益2亿元以上。全市开发复垦整理土地5000亩。有偿出让矿权取得价款收入1500万元。(20分)
2、强化土地管理,研究制定池州市闲置、空闲土地处置办法,全面完成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5分)。
3、优先保障重点工业项目及其他重点急需项目用地,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理工作,缓解项目用地矛盾。(10分)
4、会同市发改委、开发区等单位研究制定开发区(园区)建设项目供地暂行规定,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和投入产出率,加大开发区空闲、闲置土地清理力度。(5分)
5、出台矿山开发的政策性规定,完成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对10个重点矿区进行整合,减少矿权30个以上。(5分)
6、6月底前完成石台县占大建国村、大演乡白石、东至汪坡长畈、洪方华芝港等滑坡点的搬迁工作,年底前完成青阳石安扁担山滑坡、东至江南针织厂地面塌陷的地质灾害危险点勘查、治理(十件实事)。(10分)
7、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其他考核目标。(5分)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成《
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暂行规定》修改工作,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后发布执行;签订2006年安全生产责任状,分解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制定考核办法。(5分)
2、强化安全监管,开展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等行业安全专项整治,对违规生产和运输的企业,依法予以关闭;抓好交通运输安全综合监管,6月初完成318国道重大事故多发段(贵池-青阳)的隐患治理任务。(30分)
3、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严肃查处失职渎职和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从清理纠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入股办矿问题入手,惩治安全生产领域的失职渎职、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20分)
4、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其他考核目标。(5分)
市档案局
1、对市直立档单位普遍开展档案年检工作。(5分)
2、开展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活动,确保市直有五家单位通过省级标准的考评验收。(10分)
3、推广《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举办一期电子公文归档管理培训班。(10分)
4、继续做好馆藏档案资料和现行文件服务中心规范性文件的提供利用工作,确保馆藏档案安全。(15分)
5、做好具有池州地方特色的珍贵档案的征集工作。(15分)
6、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其他考核目标。(5分)
市港口管理局
1、启动泥洲港区二期工程市场调研工作,4月中旬完成市场调查报告。(5分)
2、6月中旬前完成泥洲港区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5分)
3、持续推进泥洲港区二期工程各项前期工作的实施计划。
(15分)
4、完成港口总体规划编制工作。(15分)
5、协助市中小企业局推进港务总公司改制工作。(15分)
6、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其他考核目标。(5分)
市公安局
1、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刑事案件发案升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破案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分)
2、加强治安管理和防范,完成人口信息系统建设,人口信息录入率、暂住人口登记率、重点人口列管率均达100%;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不低于9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分)
3、建立健全处置群体事件快速反应机制。修订完善群体性事件处置预案,加强现场指挥、警力调集、多警种配合和后勤保障等综合演练,提高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实战能力。(10分)
4、加强市区交通整治。(15分)
(1)5月底前在市区主干道5个十字路口安装“电子警察”。
(2)加强市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集中3个月时间进行整治,使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
5、配合做好城区“拆违”工作。(10分)
6、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其他考核目标。(5分)
市供销社
1、全市系统完成商品销售收入5亿元。(15分)
2、全市系统实现利润100万元。(15分)
3、结合基层社改造,至年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30家。(13分)
4、依托网点资源,发展连锁经营,到年底,全市农资加盟连锁店发展到15家。(12分)
5、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其他考核目标。(5分)
市广电局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媒体宣传优势,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宣传质量,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5分)
2、做好对外宣传工作。积极向省台、中央台投稿,全年市电台力争上省台新闻35条以上,上中央台新闻2条以上;市电视台力争上省台新闻120条以上,上中央台新闻12条以上。同时借助“长江(国际)电视联盟”平台,重点宣传我市的特色和优势5次以上。(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