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小城镇绿化示范工程。组织各镇编制完善绿地系统规划和实施方案,按程序批准实施。利用镇区街道、水系和周围的自然条件植树、造林,建设绿色廊道、环镇绿化带,建成城镇绿地系统的骨架;建设、改造1-2个公园或广场,以植物造景、栽植乔木为主,建成城镇绿地系统的核心;控规布局、建设一批街旁游园绿地、社区公共绿地,新建企业、单位绿地率确保30%以上。到2010年,创建市绿化示范镇25个,全面提升城镇绿化水平。
(八)村庄绿化改造工程。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强村庄规划、绿化和围村林改造。依据农村特点,以高大林木为主体,推行“统一规划,分户划块,包栽包管”等模式,统筹生活区、工业区、养殖区绿化。村内重点搞好房前屋后、宅基空地、水体周围和道路两侧绿化,结合村庄改造建设游园绿地,以乡土树种为主。围村林利用沟渠、道路和其它自然条件,调整、栽植速生丰产树种或干鲜果树种。到2010年,全市村庄绿化面貌一新。
(九)花木种苗配套工程。建设各级林木、果树良种繁育基地,徐海路绿化苗木示范带、高流花卉苗木示范区、港上银杏苗木与盆景基地。挖掘地方种质资源,培育市树市花、槐楝椿柳等乡土树种;引进繁育造林绿化新品种、观花赏叶新品种、名优花卉等外来品种;高起点高 标准超前规划,生产与景观相结合,象建公园一样建设苗木、花卉基地;应用苗木、花卉新技术,实现种植的规模化、品种的多样化,满足园林绿化、美化和植树造林的需要。到2010年,全市各类花卉苗木基本自给。
(十)森林旅游观光工程。开发国家级环城森林公园、银杏博览园,省、市级马陵山、艾山、大洞山、巨山、吕梁山、拖龙山风景名胜区,微山湖、骆马湖湿地观光区,故黄河、大运河风光带、百里花果长廊等资源,建设层次丰富、引人入胜的植物景观,挖掘古树名木及自然、人文资源,组织主题鲜明、形式各异的休闲观光活动。到2010年,建成一批与森林、湿地、野生动物保护关联的旅游观光新景点。
四、“十一五”国土绿化的主要措施
(一)广泛宣传发动,树立国土绿化文明新风。组织新闻媒体、有关部门展开宣传攻势,每年3月定为“绿化宣传月”,“三台四报”分别安排专栏,围绕市民关心的人居生态环境问题,开展有规模、有声势、有影响的活动,组织新闻记者采访报道,全方位、广角度、多形式地宣传绿化造林的重大意义、工作部署和先进典型,做到广播有声音、报刊有文章、电视有画面。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市民热线电话、举报电话,让市民能直接反映身边的模范、反面的典型、群众的要求、基层的呼声。通过宣传,让市民全面了解植树造林对 改善生态环境的各种作用,把全社会的力量广泛调动起来,自觉地投身到国土绿化中去,形成“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良好氛围,真正树立起“爱绿、植绿、护绿、兴绿”的文明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