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目标任务:
市区绿化:市区建成区绿地率突破35%,绿化覆盖率40%,人均公共绿地10m2。
县(市)城区绿化:各县(市)和贾汪区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0%以上,绿化覆盖率36%,人均公共绿地7m.2以上。
小城镇绿化:各镇镇区绿地率30%以上,绿化覆盖率34%,人均公共绿地6m.2以上。农村绿化: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突破30%。
(四)总体布局:
根据建设“绿色生态市”的远景目标,着力构筑与徐州自然山水条件相吻合的市域绿地系统,总体布局概括为“一个生态都市、六个生态城市、四条生态城镇轴和两湖五区、两网四山、两带群星”。“一个生态都市”即徐州市(含开发区、新城区、铜山新区),建设以三环路、环城高速公路绿化带和围绕市区的环城山林及云龙湖、大龙湖、九里塌陷区湿地防护林为节制的生态圈,老城区、新城区、金山桥片区、九里片区、铜山新区等城市组团间以山体绿化、防护林等相隔离,形成绿环围护、绿楔深入、绿带(廊)穿插、绿核密布的生态都市。“六个生态城市”即丰县、沛县、睢宁县、邳州市、新沂市、贾汪区6个城市,建设以因地制宜的环城绿化带为节制的生态环,形成绿环围护、绿量适宜、分布合理、特色鲜明、各类功能性绿地结构协调的6个生态城市。“四条城镇生态轴”即徐连、徐淮线徐州段和徐丰、徐沛线沿线城镇,突出大许、双沟、郑集3个节点镇,强化各镇区绿化,形成绿带环绕、绿量达标、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公园广场和街旁游园布局合理的生态城镇,互联聚合条生态轴。“两湖五区”即微山湖、骆马湖2个湿地和市区泉山、新沂马陵山、贾汪大洞山、邳州艾山、邳睢巨山5个自然保护区,建成生态与产业有机结合的,资源丰富、特色明显、绿意盎然、人气上升的生态风景旅游区。“两网四山”即覆盖广大农村的农田林网、全市的绿色通道网和铜山北部、贾汪邳州接壤区、新沂东部、睢宁邳州铜山接壤区4大片丘陵山区,建成以防护林、用材林、干果林、鲜果林有机结合的生态产业基地。“两带群星”即市域内京杭大运河和故黄河沿线,两侧建设一定宽度的绿化防护带,建成生态产业并举的2条绿色林带;加强遍及城乡的居住区、村庄和厂矿企业、工业园区、单位庭院、高速公路立交区绿化,建成星罗棋布、群星璀璨的绿“星”。
三、“十一五”国土绿化的重点工程
(一)农田林网升级工程。根据新的农业灾害设防标准,结合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推进新一轮农田林网化。新建农田林网50万亩,更新、完善农田林网200万亩。新建林网实行两种以上乔木混交,乔灌草相结合,达到立体林网标准;更新林网重点调整树种结构、避免重茬树种,控制更新范围、确保林网效能;完善林网重点间伐改造、调整树种,缩小网格、混交补植,力争达到立体林网标准。到2010年,全市平原林网控制率达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