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一轮平安淮安建设的意见


  3.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加强对新形势下各类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和分析,完善应急方案,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确保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能够依法有效处置。对重大群体性事件,党政领导要亲临一线,面对面地做群众工作,切实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有效防止矛盾激化和事件升级。要严厉打击利用人民内部矛盾组织、策划和煽动群众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不断提高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三)着力构建现代治安防控体系

  1.大力推进技防建设。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全市社会治安科技防范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淮发〔2006〕35号)和省综治办、省公安厅《关于深入推进基层科技防范建设的意见》(苏综治办〔2006〕40号)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科技防范建设三年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大力开展技防乡(镇、街道)、技防社区(村)、技防小区、技防一条街、技防单位创建活动,全面提升科技防范的覆盖面和利用率,全面提升全市科技防控的整体水平。各地技防乡(镇、街道)建设要按照2006年完成70%以上2007年全部完成的目标狠抓落实,技防单位、技防一条街、技防小区要按照2006年总建成率达到20%、2007年总建成率达到40%、2008年总建成率达到60%的速度稳步实施,技防(村)社区建设要按照2006年达15%、2007年达30%、2008年达50%的目标扎实推进。

  2.强化街头路面治安防范。在全市建立和完善动态环境下有效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巡防机制,不断增强对社会面的驾驭和掌控能力。全市所有乡(镇、街道)都要组建以专职保安为骨干的治安防范队伍,划分巡防责任区,分片包干,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奖惩。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治安卡口和查报站建设,严格盘查堵控。市际、县际、乡际交通要道、市区和县城主要出入口要全面建立治安卡口和查报站,实行24小时守控。案件多发路段和地区要增设明岗暗哨,强化伏击守候、化装侦察等控制措施,形成严密的防控网络。深入开展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确保铁路运输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3.狠抓社区治安防范。要全面深化社区警务战略,按照警力下沉、警力前移的要求,强化社区派出所建设,设立社区警务室,切实提高社区见警率。新建居民住宅小区要高起点建设配套防范设施,普遍落实电子监控、保安巡逻等专业化管理措施;老居民住宅小区要加强对防范设施的改造,加大人防、技防、物防力度。动员组织社区单位和居民群众开展各种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动,努力把社区的刑事发案率控制在最低限度。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