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业。扩大具有国际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的电解铝生产能力,新增一条25万吨电解铝生产线,开发电解铝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实施铝电联营,建设装机66万千瓦自备电厂。通过推广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低频矿热炉技术,促使铁合金矿热炉向大型化、高技术装备、清洁环保方向发展,使我区铁合金工业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进一步调整金属制品产品结构,扩大产品规格种类,向高技术产品发展,保持国内金属制品行业领先地位。钢铁及制品,电炉钢及钢材80万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附加值特种钢丝绳总量达到1.5万吨;大力开发三级螺纹钢、小规格螺纹钢以及钢丝绳、钢绞线所用优质碳素钢热轧盘条等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研发高性能预应力钢丝、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等新产品,进一步优化金属制品结构。
造纸工业。重点建设文化用纸、生活用纸和包装用纸三大产业集群基地,并在附加值高的特种纸生产上实现突破。纸和纸制品总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吨,创建3个-5个全国知名的名牌产品。提高国产制浆造纸设备、自动控制系统生产技术水平,严格控制并逐步消减造纸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重点实施碱回收工程,基本实现废水“零排放”。以美利纸业集团公司为骨干,大力支持美利纸业林纸一体化项目,促进造纸工业向中卫美利和吴忠牛首山两个造纸工业功能区集聚。
橡胶轮胎。加大轮胎子午化率的研究开发力度,逐步减少斜胶胎的比重,加快300万套全钢子午胎和1000万套半钢子午胎工程的建设进程,研制开发军用航空轮胎。
建筑材料。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水泥及制品、玻璃、陶瓷三大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石膏建材、化学建材和新型墙体材料三大特色产业。逐步淘汰能耗高、污染严重的立窑等落后生产能力和装置。重点支持有矿山资源的企业建设日产 4000吨及以上规模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水泥产能控制在13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比重提高到70%。建设中卫常乐陶瓷生产基地,建筑陶瓷生产线达20条,产能1亿平方米。加快发展市场前景广阔、附加值高的粉刷石膏、高强石膏粉及制品等。
(三)压缩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严格行业准入管理,坚决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坚决关闭一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企业。(1)电石。关闭和淘汰5000千伏安以下(1万吨/年以下)电石炉,逐步关停单炉1.25万千伏安及以下小电石企业。电石生产电耗水平控制在3400千瓦时/吨以内,电石生产企业各项污染物排放要达到环保要求。(2)铁合金。关闭和淘汰5000千伏安以下矿热炉,严禁新建2.5万千伏安以下铁合金矿热炉,逐步淘汰1.25万千伏安以下的矿热炉;硅铁冶炼电耗下降到8500千瓦时/吨以下。 (3)焦炭。淘汰土焦、改良焦生产能力,2009年底前淘汰炭化室高度4.3米 (3.2米及以上捣固焦炉除外)以下焦炉。 (4)水泥。关闭淘汰直径2.2米以下立窑生产线,逐步淘汰其他立窑等落后生产能力,严禁建设日产 2500吨以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5)造纸。 2007年底前淘汰产能3.4万吨以下的草浆生产装置和1.7万吨以下的化学制浆生产线。(6)小煤矿。2007年末淘汰年核定生产能力在3万吨以下(含3万吨)的矿井,2010年末淘汰露天煤矿6万吨/年(不含6万吨)以下、井工煤矿 9万吨/年(不含9万吨)以下的矿井。 (7)小火电。2010年底前关闭淘汰5万千瓦以下小型燃煤火电机组,等量置换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机组,或将其改造为资源综合利用或热电联产机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