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淮安市政府关于印发淮安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的通知


  (五)残疾人综合素质普遍提高。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普遍开展,学龄残疾儿童少年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残疾人职业教育有较大发展;技能培训进一步加强,登记求职的残疾人全部得到技能培训;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法制意识和自强自立意识普遍增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体育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技能和潜能得到更好发挥。

  三、“十一五”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

  (一)生活和医疗保障。各级政府将残疾人扶贫工作纳入扶贫开发规划,摆上突出位置,给予特别扶助,使大多数残疾人生活达到当地平均水平。将残疾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并根据残疾人的特殊需求给予特别照顾,使残疾人的生活和医疗得到可靠保障。

  --保证残疾人平等进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将非公有制企业残疾人、城镇残疾人个体工商户、进城务工和灵活就业的残疾人纳入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保障范围。对参加各类社会保险有困难的残疾人,各级政府财政给予一定的支持。

  --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低保标准高于健全人15%。按照“降低门槛、提高标准”的原则,适当提高重度残疾、多重残疾、一户多残、依老养残等贫困残疾人的生活保障水平。

  --采取有效措施,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帮助残疾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发展残疾人扶贫基地,使有致富愿望和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拥有致富技能、致富项目和致富途径。每年扶持1000名农村残疾人脱贫致富。

  --兴办各类社会福利机构,解决重度残疾人安养问题。制定鼓励政策,调动社会、社区和个人的积极性,兴办各种类型的残疾人庇护安养机构,集中收养重度残疾人。鼓励支持残疾人家庭做好重度残疾人的生活照顾。

  --对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残疾人家庭,实施住房救助。对新产生的农村残疾人家庭危房,进行扶持改造。

  --保证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适当扩大特困残疾人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将贫困残疾人纳入医疗救助体系,对因大病陷入困境的残疾人给予及时救助。对缴纳医疗保险费用有困难或无力缴纳的贫困残疾人,采取政府资助和降低准入门槛等办法解决。

  (二)劳动就业。保证残疾人相对充分就业,是残疾人实现自立的主要途径。“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加大推进残疾人就业力度,扶持5000名残疾人就业,培训残疾人5000名,使城乡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稳定在85%以上。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