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淮安市政府关于印发淮安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的通知

  (三)残联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残联组织体系日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残联系统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残疾人事业的统计数据和信息基本实现了微机管理和网络传输。

  “十五”期间,在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乡镇残联无专职工作人员,力量薄弱,已成为制约残疾人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残疾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低残疾人就业难度大贫困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二、“十一五”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十一五”时期,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淮安的总体目标,突出解决残疾人的基本需求,切实尊重和保障残疾人的权益,大力改善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状况,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使残疾人事业总体上适应全面建设小康淮安的步伐。

  “十一五”时期,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一)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和谐协调。在全面建设小康淮安进程中,残疾人事业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更加融合,获得的社会资源更加丰富,为残疾人提供的服务更加充分,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初步形成。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同步,残疾人群体收入增幅不低于社会主体平均收入增幅,残疾人生活总体上初步达小康。

  (二)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残疾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基本生活需求得到可靠保障大病大灾得到及时救助。丧失劳动力的重度残疾人得到特别照顾。农村残疾人100%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残疾人五保户供养率达100%。

  (三)残疾人各项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残疾人就业更加普及、稳定、合理,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形式更加灵活,对5000名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帮助5000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力争使残疾人就业率稳定在85%以上;社会康复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社区康复服务网络更趋完善,0-6岁残疾儿童基本得到早期康复干预,力争使5万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康复;残疾人扶贫工作纳入政府扶贫规划,摆上突出位置,扶持5000名农村残疾人脱贫致富。

  (四)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更加完备。全面建成和进一步完善市、县两级集残疾人康复训练、职业介绍、职业培训、文体活动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设施,积极推动社区、农村残疾人综合服务点建设。公共设施、公共场所普遍建有无障碍设施。民办工疗站、庇护所等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有较大进展。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