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利因素
一是我省旅游安全形势仍然较为严峻,保持和实现旅游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基础仍较脆弱。“十一五”期间游客增长量大,每年六千多万游客在省内流动,给旅游安全造成很大压力。二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旅游安全生产的矛盾仍然突出。旅游企业发展快,数量多,但仍然存在“小、散、弱、差”现象,安全生产保障水平不高,导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突发性和不确定因素增多。三是影响和制约旅游安全生产工作的较深层次的历史性、体制性、机制性的问题很难在短期内根本解决,特别是旅游景区(点)管理部门多,旅游交通和购物点的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较难。四是旅游安全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尚处在初级阶段,有待进一步健全。旅游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仅为初步建立。
上述问题,需要花大力气逐步解决。因此“十一五”期间,全省旅游安全工作任务重,挑战性强,需要各相关部门和旅游企业团结一致,按照全省旅游安全工作的统一部署,突出重点,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开拓全省旅游安全工作新局面。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总体战略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安全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部门、各单位必须依照有关安全法律、法规,以遏制重特大事故、减少人员伤亡为目标,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加大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投入,健全安全监管体制,倡导安全文化,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为把我省建设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构建和谐社会创建良好的安全发展环境。
二、工作目标
到2010年进一步健全、完善旅游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和监管体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体系、信息体系、培训体系、宣传教育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2006年到2010年,旅游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每年递减5%,较大安全事故每年递减10%,杜绝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三、主要任务
(一)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1、省旅游局每年和设区市旅游局、省局直属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各级旅游局照此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