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落实基层体育设施建设的扶持政策。从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一定的资金,扶持基层体育设施建设。根据《
体育法》、国务院《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规定,将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依法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和监管,严格执行新建、扩建、改建城乡居民住宅小区配套体育健身设施的规定,确保体育健身设施按面积、按标准建设到位。对体育设施建设项目,在项目立项、土地供应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
五、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十三)加大体育资源开发力度。进一步实施体育产业振兴计划,加快建设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多业并举、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加强对大型体育赛事、体育组织、高水平运动队、知名运动员和教练员等具有潜在商业价值资源的开发,把无形资产推向市场,实现市场化经营。加强体育场馆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不断提高场馆综合效益。鼓励社会力量在体育领域兴办非企业单位,支持创办符合条件的职业、半职业和群众性体育俱乐部。
(十四)提高体育赛事综合效益。要充分发挥竞赛管理人才和体育场地资源优势,积极申(承)办一些全国以上的高水平体育赛事,精心组织一批有特色、有创意、有规模、有市场的体育比赛,努力创出一批影响力大、上座率高的传统赛事品牌。大力推进办赛形式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竞赛组织专业化,加快培养高素质体育竞赛管理人员,努力提高体育赛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体育赛事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全方位开发,着力培育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积极探索跨部门、跨行业联合举办重大比赛的路子,鼓励社会力量承办各类体育赛事。
(十五)加强体育彩票发行和管理工作。加快推进体育彩票工作基础建设,不断拓宽发行渠道,创新营销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扩大销售规模。严格执行彩票发行与管理的各项规定,加强对体育彩票公益金和发行费的监管,坚持“收支两条线”的原则,不得违法占用、挪用公益金和发行费。
(十六)推进体育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强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研究建立体育产业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推广体育服务专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提高体育经营和服务人员素质。充分发挥体育中介组织在赛事推广和人才流动中的作用。
六、努力为体育强市建设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