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连云港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体育局关于深入推进体育强市建设意见的通知

  三、科学有效地抓好竞技体育
  (六)创新训练管理体制。大力推进训练、科研、医疗、管理一体化,提高体育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和综合管理效益。优化项目结构,调整项目布局,走集约发展的精兵之路。做优做强重点优势项目,积极提高潜优势项目和基础项目水平,适当裁减弱势项目。进一步加大反兴奋剂工作力度,努力维护良好的赛风赛纪。
  (七)抓好业余训练工作。按照“市有重点、县有特色、校有传统”的指导原则和“选拔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工作方针,大力实施“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加快建立适应竞技体育发展需要的业余训练体系,各县在保证常年有50名以上运动员在市级单位训练的基础上,每年向市级训练单位输送20名以上的优秀体育苗子,使全市常年坚持业余训练的总人数达到1200人以上。力争创建1个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3个以上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1所国家级传统项目学校。每个县有1所开展3个以上项目的业余体校,1所以上省级传统项目学校或省奥林匹克体育俱乐部。开展县级业余训练考核评估,切实保证训练质量。
  (八)推进竞技体育大众化。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体育发展的新路子,逐步拓宽运动训练社会化、多元化发展渠道。面向社会开展竞技体育项目技能培训,支持开展有偿业余训练。鼓励大专院校及社会力量开展运动训练理论、手段和方法的研究,促进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高。
  (九)大力推进体教结合。按照协调统一、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共同发展的原则,形成业余训练网络与大中小学衔接融合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学训结合、灵活多样、结构优化、效益显著的体教结合运行机制。
  (十)实施“人才强体”战略。切实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全方位、多层次推进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努力改善人才队伍结构。加强体育人才资源开发,逐步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交流机制。完善选人用人机制,积极推行公开选拔、考试录用、竞争上岗、民主推荐等制度,选拔使用高层次体育人才。进一步完善奖惩制度、分配制度和职称评审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考核体系。
  四、不断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
  (十一)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市体育中心、体育运动学校及附属训练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各重点高中、大专院校的体育基地建设,努力满足发展竞技体育项目和提高训练水平需要。市重点建设面向公众开放的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体育中心,满足承办省级综合性运动会、全国以上单项高水平比赛的需要。各县要全面提升县级体育设施建设标准,积极实施新“四个一工程”,即一个塑胶跑道标准田径场、一个3000座左右的体育馆、一个标准室内游泳池和一个3000平方米以上的全民健身中心。各乡镇力争在2008年之前全部建成乡镇体育健身活动中心(室外部分:1套健身路径、2张乒乓球台、篮球场、羽毛球场、门球场;室内部分:80平方米左右健身房、40平方米左右乒乓球室、40平方米左右棋类活动室)。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