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经贸委、省乡镇企业局、省中小企业局关于加强全省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经贸委(经委、经贸局、中小企业局):
乡镇工业功能区是乡镇政府管辖的、城镇建设规划确定的、用于集中发展工业的功能区块。这些功能区块是小城镇的重要功能区,是乡镇工业发展的主要平台,是区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为巩固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的成果,进一步引导乡镇工业功能区有序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正确认识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我省贯彻执行关于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的宏观调控措施,切实做好乡镇工业功能区的整顿、规范和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果。截止2005年底,全省乡镇工业功能区有390个,建有工业功能区的乡镇占全部1227个乡镇的31.8%。与清理整顿前相比,各类乡镇工业集聚区总数减少了60.4%,建设和管理趋向规范。
乡镇工业功能区作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联结工业和农业、城镇和乡村的重要节点,具有特殊的地位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乡镇工业功能区有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据2005年底统计,乡镇工业功能区工业总产值4868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6.1%。390个乡镇工业功能区中,工业总产值超过20亿元的有77个,占19.7%;超过50亿元的有8个。乡镇工业功能区成为中小企业的重要成长地,共容纳了2.3万多家企业,其中入驻标准厂房的有5千多家。目前,乡镇财政收入相当大部分来自乡镇工业功能区,乡镇工业功能区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点。
乡镇工业功能区有力推动城市化发展。乡镇工业功能区是工业化结合城市化发展的产物和载体。乡镇工业功能区为城市化提供发展动力、产业支撑与人口基础,推动工业在城镇集中布局、农村劳动力向以工业为主导的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发展和经济社会结构向现代化转型。乡镇工业功能区的发展,改变了以往“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农村工业布局,促进区域特色产业的提升和经济强镇的形成。
乡镇工业功能区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任务。乡镇工业功能区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了以工促农和以城带乡,缩小了城乡差别,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产业支撑和财力保障。
当前,乡镇工业功能区在发展中还存在较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的新形势下,土地和资金要素制约甚大。相当部分处于无地可供状态和资金短缺困境。二是开发建设水平总体偏低。不少布局规划和开发建设不到位,土地粗放经营。2005年统计,乡镇工业功能区的平均基础设施投资密度为3.7万元/亩,平均经济密度为75.6万元/亩。招商引资普遍存在引进项目小、产业档次低、投资回报少的问题。三是各地把重点放在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上,对乡镇工业功能区的管理和指导较为薄弱。各地应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其有序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