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政协二届二次会议第232号提案的答复函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政协二届二次会议第232号提案的答复函
(六政办秘[2006]61号)


唐源、汤宏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注农村留守老人及儿童身心健康》提案收悉。经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并综合各方面的情况,现答复如下: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客观地来看,源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大的改变,城乡差距有所拉大,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薄弱,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农村留守老人与儿童身心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农村现实的社会问题,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系到农村能否真正实现和谐,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今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为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身心健康问题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和条件。目前,市委、市政府已及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启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百村十镇示范工程,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涉及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身心健康问题的各项措施也陆续出台和实施。一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从今年起,严格执行城市医生在晋升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之前到农村累计服务一年的制度;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除金寨县外,市政府今年还将确定新的试点县区,逐步解决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二是加强基础教育,扶持农村薄弱学校建设。目前正在进行的农村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农村中小学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全面落实农村中小学“两免一补”政策。仅2005年,全市共免除农村中小学教科书费用867.5万元,杂费2732万元,今年的“两免一补”资金也即将到位,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逐年加大。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市、县区财政安排一定资金支持农村文化事业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在农村兴办文化产业,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力争十一五末,基本实现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力争试播数字电视。四是继续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送医、送科技、送电影下乡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整治农村网吧、图书、音像市场和文化娱乐场所,净化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思想文化环境。五是完善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制度。启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点,农村“五保户”、特困户和优抚对象的生活保障工作正在全面落实。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