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政协办发展红色旅游及保护、开发、利用革命旧址的几点建议的复函
(六政办秘[2006]74号)
市政协办公室:
你办《关于发展红色旅游及保护、开发、利用革命旧址的几点建议》(六协办函[2006]9号)收悉。市政府十分重视,分管领导专门批示分管副秘书长召集市红旅办、旅游局、文化局和财政局,并会同宣传部,针对《建议》中提出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认真分解、研究和办理。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关于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建设问题。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在凝练提出的六安大别山红色旅游“139”建设方案中,确定了9个重点建设项目,《建议》中所列的3个均在其中,而且是重中之重。市委、市政府把2006年定为红色旅游重点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年,决心用3到5年时间,建成以六安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为龙头、金寨县为核心区域、独山革命旧址群和金寨革命博物馆为重点支撑的六安大别山红色旅游基地。当前,各地、各有关方面正在按照这一思路,认真规划,加紧建设。可见,你办提出的建议是正确的,与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构想完全一致。
二、关于红色旅游导游词编写问题。早在3年前,市旅游局就全市重点旅游景点的导游词,曾组织各方人士,认真考察采风,编写了导游词,上报省局参加评选,并印发各有关景区掌握实施。其中不少已涉及红色旅游景点,但不完全,不规范。按照年初全市红色旅游会议分解的任务,此项工作由市委宣传部、文化局、旅游局等部门会同完成。市旅游局准备近期全面调研、收集、增删、润色,编印成册,形成全市导游员、讲解员的必备资料,并加强引导培训,使之熟练掌握,融会贯通。
三、关于“抢救危在旦夕的革命旧址,抓紧时间征集革命文物”问题。《建议》中所提出的革命旧址保护问题,主要是指独山革命旧址群。据统计,“八五”以来省市对独山革命旧址群的保护共投入维修经费28万元,市文物部门从正常办公经费中挤出2.9万元,累计30.9万元,用于旧址群的抢救性维修保护。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文物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文化、财政、文物及旅游部门的共同努力,使该旧址群(除六安县革命法庭于1996年被一精神病患者烧毁外)大多基本保存原貌。
由于历史的原因,独山革命旧址群的整体保护和全面修缮难度很大。一是修缮难度大。现存的旧址均为砖木结构的古建筑,且点散面广多危,又大多呈放射状分布于普通民房中,特别是属于高危旧址(如六安县列宁小学等),有的年久失修,有的已成危房,修缮起来难度很大。二是文物保护经费严重短缺。由于六安2000年刚撤地设市,经济欠发达,财力十分匮乏。所以投入的有限维修经费只能按照“先救命后治病”的原则,对濒危的旧址进行年复一年的局部重点抢修,却难以做到整体上的保护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