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市二届人大二次会议1号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三、加大投入,加快产业发展
  2006年,是我市蔬菜基地建设投入最大的一年,随着各项政策措施陆续出台,蔬菜生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1、以奖代补,鼓励发展。市财政今年专门拿出80万元作为推进郊区蔬菜产业化项目的奖补资金,市农委、财政局为此印发了《六安市2006年度郊区蔬菜产业化“以奖代补”项目及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一是明确了奖补范围。主要为郊区2006年新建1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棚室蔬菜基地、棚室面积在5亩以上的种菜大户基地;专业村、企业、经合组织和能人大户;通过认证的蔬菜类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蔬菜生产企业或协会。二是限定了奖补标准。对两区新建棚菜奖补面积各为1200亩。规定竹木结构大棚每亩奖补150元、复合材料大棚每亩奖补200元、钢架或连栋式大棚每亩奖补300元。在市级以奖代补同时,要求区级有相应的资金配套,并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三是制定了考评办法和考评方式。考评分两组,每组由市农财两家负责人带队,农业专家、两区农委负责人为成员进行随机互查。四是兑现了奖补资金。目前,上半年郊区新建棚室蔬菜基地已通过市农委、财政局考核, 2400亩集中连片的新建棚室的种菜大户的25万元奖补资金,已由财政打卡发放。
  2、多管齐下,高效发展。今年以来,两区新增精品蔬菜、粮菜间作、水生蔬菜、食用菌等特色菜基地面积1万亩;新增连片集中棚室蔬菜基地面积2758.5亩。其中,新建连栋式大棚5亩、钢架大棚50亩、复合材料大棚130亩、竹木结构大棚2572.5 亩。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多村一业的产业化、标准化基地的新格局。一是大力发展订单蔬菜。裕安区先后与上海王飞物流、安徽恒顺、寿县华祥等蔬菜加工、销售企业均签订产品购销订单,全区订单蔬菜面积超过3万亩。金安区城北乡八里杠、东城两村水生蔬菜基地与合肥周谷堆市场签订了1万吨茭白、莲藕产销合同,先后向金寨、岳西两县提供茭白种苗5万株。二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去冬以来,市政府积极引导两区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先后引进上海、湖北、合肥等外商投资600多万元,在韩摆渡、固镇等乡镇建立了精品蔬菜、食用菌等新兴蔬菜生产基地。三是着力引导和培育菜协。上半年,两区先后成立村级蔬菜产销协会6个,乡级蔬菜产销协会2个。马头镇黄台村成立了菜协,现吸收会员113户,按照“支部+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新建棚室蔬菜基地512亩,菜豆基地1000亩。
  3、强化宣传,带动发展。一是开展科普宣传。先后在六安电视台等媒体开辟标准化行动专题,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活动,增强了广大城乡居民无公害产销意识和安全消费意识。二是积极开展技术培训。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乡镇生产基地,普及标准化生产知识,开展群众性的无公害科普培训11期,菜农受训2000多人次。3月15日市农委举办了有200多人参加的裕安区精品蔬菜现场观摩培训会,聘请省农委、安农大专家、教授为有关乡镇负责人、技术人员、种菜大户授课。同时,严格市场准入,确保蔬菜质量安全。两区从2002年开始试行蔬菜市场准入制,今年在南门农贸市场推行。根据季节和病虫害发生规律,每天对进入城区市场的大宗蔬菜和农残容易超标的蔬菜进行抽检,建立检测档案。对检测不合格的蔬菜按照有关规定,采取公示、警告、清退出场等措施进行妥善处理。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