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加强教师与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加强教师培养与培训,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到2010年,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接近100%,专科以上学历达到85%以上,农村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8%左右,具有专科以上学历达到55%以上;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5%左右,其中本科以上学历达到50%以上,农村初中专任学历教师合格率达到9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的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80%以上,并使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有一定增加;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到20%以上;职业院校教师技能水平明显提高,“双师型”教师数量有较大增加。进一步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各级教育的教师结构性短缺得到基本解决,教师待遇进一步提高,骨干教师流失现象得到初步遏止,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教育管理人员素质进一步改善,自治州教育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得到不断提高。
8.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培养少数民族人才。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新党发〔2004〕2号)、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自治区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的通知(新党办〔2005〕28号)、《自治州党委、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决定》(伊州党发〔2004〕27号)和自治州党委办公厅、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伊犁州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伊州党办发〔2006〕5号)精神,积极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促进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学的协调发展。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以农村为重点,开办“双语”学前班,学制两年,到2010年全州少数民族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比例达到适龄儿童人口的50%以上,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覆盖面达到 80%以上。城镇和农牧区民语学校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汉语课,到2011年除母语文外,其它学科均用汉语授课;到2010年,少数民族毕业生汉语水平达到:汉语专业:中专毕业生为6级、专科毕业生为7级、本科毕业生为8级;非汉语专业:中专毕业生为5级、专科毕业生为6级、本科毕业生为7级;城镇高中文科毕业生为7级、理科毕业生为6 级;农牧区高中文科毕业生为6级、理科毕业生为5级;到2010年,少数民族教师汉语水平达到:汉语课教师:高校教师为9级,中专和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均达到8级;非汉语课教师:高校教师为8级,中专和高中、初中教师为7级,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为6级;加快民汉合校、民汉学生混合编班的工作步伐,到2010年,全州各县市中小学全面形成民汉合校的局面。
9.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取得明显进展。各种类型的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和社会教育得到不断发展,终身教育的制度化和法治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由学习者个人为主体、用人单位充分支持、政府对弱势人群予以必要资助的终身学习保障机制逐步确立。在农村逐步建立和完善面向广大农民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网络。在城市积极开展社区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教育培训参与率,促进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建设。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终身教育的机会明显增加。
10.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到2010年,争取完成一大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促使自治州学校的校舍(包括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图书、教学仪器、文体卫生设施基本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现有D级危房全部消除,危房率得到有效控制。学生宿舍、食堂、厕所等符合国家建设标准,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图书、文化设施等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五年内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56所,实现县市集中办高中、乡镇集中办初中的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目标。职业学校实训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实施伊犁开发建设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关键在教育。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从实施“科教兴州,人才强州”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发展自治州教育的紧迫性与艰巨性,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加强领导,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投入力度,做好统筹协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更大的决心、更得力的措施、更扎实的工作,推动自治州教育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三、“十一五”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
根据指导原则、发展目标和分类指导意见,“十一五”期间全州教育发展的各项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八大工程展开。
(一)重点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工程
全面贯彻《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发〔2003〕19号)和《自治区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的意见》(新政发〔2004〕37号),坚持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
1.努力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完善小学升初中就近免试入学制度;认真推行初中毕业生毕业实行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和高中招生办法,并不断总结经验,为新课程实施提供评价制度保证。为2007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打好基础。认真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以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突破口,加强农村初中、小学建设。巩留、伊宁县集中力量打好攻坚战要分别实现各自的“两基”目标。要将“两基”攻坚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精心组织实施。已经实现“两基”目标的县市,要巩固成果;提高质量,千方百计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教师和校长素质。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市要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九”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