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推进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启动“十一五”规划的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努力提高产业项目的科技含量、投入产出水平和就业带动作用。一是着力推进“3010”工程,为实现南昌经济发展新跨越奠定扎实的基础。二是加快优势产业裂变扩张,依托现有重点骨干企业在铜、钢铁、汽车、机械等方面配置产品,再开发、启动一批新项目,重点就是要抓好江铜电子铜箔二期、江铃4万辆轻型客车和4万台柴油机等续建项目。三是加快科技成果向高技术产业项目转化,启动实施江西联创机半导体器件、昌能光电20亿粒硅衬底发光二极管等项目,力争建成联创光电LED外延片、晶湛科技(南昌)8寸晶元片等项目。四是培育一批新的产业增长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更多的生产要素向工业园区集聚,加快出口加工区建设,积极申报成功保税物流园区。以工业园区为依托,进一步打造建设十大产品生产基地。同时,组织实施好我市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比照政策,减轻一批企业的历史包袱,加快改造步伐,促进加快发展。
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工作中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深入抓好党在农村政策的落实,特别要抓好二轮土地承包、农民减负、侵害农民利益专项治理和各种补贴工作的落实,确保各县实惠落实到农民手中。二是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努力提高生产效益。抓好畜牧业生产,提高养殖效益,具体就是要抓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江西省南昌市“十一五”期间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三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南昌市农村水利初级现代化规划》的编制工作,实施40座水库除险达标建设,启动列入国家补助的肖峰水库、梦山水库除险加固,完成列入省级补助的4.18万千瓦大中型机电泵站更新和改造,修建小门塘、小山塘1000座,大力推进安全饮水“户户通”工程,抓好南昌、新建、进贤县和高新开发区水利血防项目建设,着力解决16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支持农村改路、改水、改厕、改栏和沼气建设,全市完成新增沼气用户7300户。
围绕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市场服务体系建设,依托产业基地、商品主销区或集散地,发展特色鲜明、辐射力强、服务功能全的大型批发市场,抓好南昌昌南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加快完善面向农村的小城镇商业网络,进一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发展大型超市、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营销方式,促进商品营销和流通方式现代化。大力发展旅游业,围绕打造“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旅游品牌,加快红色旅游区开发建设,并通过资源整合和线路规划,使红色、绿色、古色旅游相互融合,力争接待旅游总人数940.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4.5亿元,分别增长15%和17.3%。积极拓展新兴服务领域,加快发展家政、保安、医疗保健等服务,有序发展公证、资产评估、信用担保等中介机构,大力发展广告、网络等现代传媒。切实加强服务业价格监管,全面清理规范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进一步推行
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完善药品政府定价办法,逐步将全部处方药纳入政府定价范围。加强对药品价格和医疗收费的监督检查,解决群众“上学难、看病贵”问题。完善房地产价格统计制度,加强对廉租住房租金和“双限”商品房价格监管,整顿房地产交易环节价格行为,规范物业特别是住宅物业服务收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