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制重组。 促进国有资本向优势骨干企业集聚。鼓励企业间强强联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降低高新技术等无形资产参股、入股门槛,吸引应用技术研究院所参与技术关联企业重组,提高骨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大企业非主业资产重组力度,推动辅业资产向优势企业集中。促进国有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全面推进市属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帮助股份制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具备条件的国有控股公司增资扩股。促进改制重组工作进一步规范。细化改制程序和办法,堵塞评估、核资、交易等环节存在的漏洞,切实维护职工利益。促进改制遗留问题妥善处理。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按时履行偿债协议。建立偿债风险预警机制,随时掌控可能出现的问题。加强国有资本收益管理工作。抓紧启动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派驻监事会和设立独立董事试点工作,进一步强化国有资产监管。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试点,强化出资企业国有资产收益、分配和使用管理,促进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市国资委负责)。
三、调整第三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九)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 完善地方金融体系,改善金融环境。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吸引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争取国家银行对我市信用等级进行重新评价。构建多元融资平台,完善财政税收体系,发挥金融、财税在经济社会运转中的重要杠杆作用。提高融资能力。培植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做好上市前辅导工作。引进战略投资者,做好市商业银行和中融信托投资公司增资扩股工作。增大民营企业担保额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开展股权融资,推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与国外大集团、大公司的合资、合作。提高税收征管能力。强化动态监控,最大限度地扩展税源可控范围;坚决制止越权减免,严厉打击偷、逃、骗、抗税等违法行为,确保应收尽收。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全面实行市本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和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财政支出比例。加快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加大财政综合监督力度 (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市信息产业局负责)。
(十)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 重点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推动局域网的互联互通。整合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环境、科技、教育等信息资源,建立研发、生产、服务一体的软件产业体系,推进“数字哈尔滨”建设 (市信息产业局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