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07年全省农机监理培训工作计划
(一)总体工作思路
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创建平安农机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全局,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农村、农机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实施《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山西省农机化条例》,认真落实农机安全生产发展的有关各项政策措施,强化农机安全监理机关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加大农机监理装备建设和业务规范管理力度,转变监管方式,拓展管理领域,提升农业机械的技术状态和驾驶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努力使我省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做到职能法定化、人员专业化、信息网络化、工作程序化、装备现代化,为我省努力实现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为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主要目标任务
1、管理数量和管理质量稳步增长。全年新增拖拉机2万台,新训新考驾驶操作人员1.5万人,年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机车达到在册数的85%以上。
2、法制管理、规范管理、信息管理有新的提高。信息管理全面使用网络版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系统,行驶证、驾驶证实行网上审批达到80个县,争取省政府出台《山西省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及违章处罚办法》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全面实施检验员、考试员、教练员、教师持证上岗,社会化农机培训校达到90%以上。
3、装备建设、业务建设有新的突破。新增拖拉机检测设备10套,农机监理专用车10台,新增教练车50台,要求各农机培训校教练车全部悬挂教练车号牌。对现有的农机监理人员进行有关农机监理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系统培训学习,核换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机监理证》,对现有的农机培训校和业务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整顿。
4、创建平安农机初见成效。研究制定“平安农机”示范乡镇、村、户的考核验收标准,适时开展创建活动经验交流,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到2007年末,全省力争建成10个“平安农机”示范县,100个“平安农机”示范乡镇,1000个“平安农机”村,10000个“平安农机”示范户。
5、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遏制重特大农机事故的发生,事故率、死亡率、重伤率分别控制在1.5‰、0.6‰、1.3‰以下,农机监理工作稳步提高。
(三)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组织,合理安排,理顺思路,克服困难,努力提高管理数量、管理质量,为我省农业机械化又快又好发展夯实基础。
2007年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是转型过渡调整后的第二个年头,各级农机部门及农机监理机关要下大力气扎实有效地抓好管理数量和管理质量的提高,抓好年度检审验率的提高。总得要求:一是扩展范围,在抓好拖拉机管理的基础上,按省总站网上登录的目录抓好变型拖拉机的管理,抓好小手扶拖拉机的管理,抓好联合收割机(包括玉米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管理工作;二是改变方式,切实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层层、人人签定严格可行的责任制,做到奖罚分明,重点到基层,进农户,搞宣传,多服务,查死角,路面、田间场院相结合,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查,与有关部门探索联合监管机制,形成源头管理和动态监控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抓机遇,借中央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农机化发展的强劲东风,农机监理工作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扎实工作,各级农机部门及各级农机监理机关和各级农机监理人员要以前瞻性的眼光,全局性的高度,战略性的思维统筹谋划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要做到在认识上有新提高,在实践上有新举措,在工作上有新成效,充分利用购机补贴和保护性耕作新机具推广资金规模大幅度增加有利时机,农民购买力旺盛之时,内部做好统筹安排协调工作,真正做到凡对农民购买补贴的机具必须纳入管理范围,各级农机监理机关要主动拿出配合方案,对不纳入管理的机具坚决不予补贴。外部做好重视支持保障工作,尤其是做好争取各级政府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争取安监部门、财政、物价、公安交警对农机安全工作的支持,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提高质量,关键是把好四关,即登记上户关、机具检验关、机手培训关和审核关。减少事故隐患,降低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严格按标准规定要求程序办理,做到一丝不苟,做到不漏、不缺、不超、不减。2007年度检验严格按晋农机监字〔2007〕2号文件规定要求执行,凡大中型拖拉机、变型拖拉机必须安排上检测线,严禁不见车不上线现象发生,真正做到人、车、证三见面,对不上线的机车不准按上线收费标准收费。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认真实行农机检验员、考试员签字制度,同时要认真做好联合收割机的检验工作。驾驶员的培训和审验要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保证教学质量,保证考试程序,严禁只收钱,不培训,不考试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