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2007年国内经济合作工作要点的通知

  (三)创新市内、市外对口支援
  围绕特惠政策、特殊背景、特定资源和特别感情,谋划“组合拳”,开辟对口支援和区域战略合作新路径。完善“十一五”对口支援规划,探索建立市内对口支援长效机制,举办库区项目推介会、经贸洽谈会,抓好库区50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争取引进对口支援到位资金30亿元。探索对口支援异地办园,深入推进九龙坡江苏(云阳)科技工业园建设,促进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发展。高度关注上海世博会筹备进程,以面向全球、服务长江上游、服务西部地区的视角,谋划我市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方案。
  (四)突出抓好产业招商
  树立大合作、大招商理念,围绕我市“十一五”规划和重点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条的策划为主线,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求差、找点、补链”为工具,集聚部门、区县、园区和企业多层次力量,引进、布局相关产业的上、中、下游项目。重点结合涪陵PTA、铝加工等资源加工业、装备制造、汽车摩托车、材料产业、集成电路、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集群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具有带动作用百强企业、上市公司和大财团聚集,并大力引进东部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大型商贸、物流企业。完善《中国重庆招商》网站建设。加大市属国有企业引进来、走出去的力度,加快乙烯下游产品、重钢环保搬迁等重大项目建设。利用商务部“万商西进”对接洽谈会平台,组织参加中部博览会,推动餐饮、医药、超市等连锁企业设立市外分销机构和连锁经营网络。
  (五)进一步完善区域合作工作机制
  加强重庆市区域合作联席会制度建设,推动联席会各成员单位形成合力,与国内主要区域探索建立全方位合作交流新机制和新模式。探索建立产业链招商代理模式。建立和完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周边省市等国内重点区域发展战略、政策措施、重点产业、重点企业数据库,加强与我市的比较分析,深入研究合作对接的切入点,通过引进经验和理念促进投资环境改善,通过引进大项目和大资金促进我市产业培育。加强区域合作项目管理、统计分析和宣传报道工作。

  附件:
  重庆市2007年国内经济合作工作重点任务分解表


┌───┬───────────────────────────────────┬──────────┐
│序号 │            合作重点内容                  │   责任单位   │
│   │                                   │          │
├───┴───────────────────────────────────┴──────────┤
│一、区域战略合作                                          │
├───┬───────────────────────────────────┬──────────┤
│   │建立建设成渝经济区领导及工作机构。尽快争取国家编制成渝经济区发展规  │          │
│   │划,并委托研究机构开展规划的前期研究;6月上旬举办川渝合作高层论坛;  │          │
│   │推进川渝相邻区市县合作,下半年举办川渝相邻区市县合作座谈会;重点   │市发展改革委,市级 │
│ 1  │                                   │有关部门,有关区县 │
│   │推进川渝之间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和互惠互利的产业协作重大项   │          │
│   │目;共同推进成渝经济区统一市场的构建;加强舆论宣传,使成渝经济区成  │          │
│   │为国内外投资热土。                          │          │
├───┼───────────────────────────────────┼──────────┤
│  2 │推进渝黔煤化工战略合作前期工作                    │市发展改革委,有关 │
│   │                                   │区县        │
├───┼───────────────────────────────────┼──────────┤
│  3 │建立渝深合作长效机制,深入贯彻渝深合作协议,促进渝港深产业联动发展  │市发展改革委    │
├───┼───────────────────────────────────┼──────────┤
│  4 │继续搭建与川黔、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国内重点区域的合作平台    │市发展改革委    │
├───┼───────────────────────────────────┼──────────┤
│  5 │密切关注2010年上海世博会筹备进程,谋划我市参与办博的方案       │市发展改革委    │
├───┼───────────────────────────────────┼──────────┤
│   │编制完成《长江三峡旅游总体规划》;争取国家部委在“十一五”期间    │市规划局,有关区县 │
│  6 │                                   │          │
│   │开展《成渝城镇群城乡空间布局规划》编制工作              │          │
├───┼───────────────────────────────────┼──────────┤
│   │继续推进并完成“渝黔区域合作机制研究”、“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研    │市社科院、市政府发展│
│  7 │                                   │研究中心      │
│   │究”、“共建成渝经济区打造中国新的增长极研究”            │          │
├───┴───────────────────────────────────┴──────────┤
│二、基础设施                                            │
├───┬───────────────────────────────────┬──────────┤
│   │加大交通项目宣传推介力度,完善重庆市招商引资网交通项目招商专题,   │市交委       │
│  8 │                                   │          │
│   │将水上项目上网招商;争取渝黔高速公路招商成功             │          │
├───┼───────────────────────────────────┼──────────┤
│  9 │与交通部和长江七省二市继续大力推进“黄金水道”建设          │市交委       │
├───┼───────────────────────────────────┼──────────┤
│  10│推进兰渝铁路、川(渝)黔铁路增建二线的建设与合作            │市发展改革委    │
├───┼───────────────────────────────────┼──────────┤
│   │推进成渝高速公路环线、城口-万源快速通道、嘉陵江利泽航电枢纽工程   │市发展改革委、市交委│
│ 11 │                                   │          │
│   │等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          │
├───┼───────────────────────────────────┼──────────┤
│  12│推进西南六省区市经济协调会交通能源合作                │市发展改革委、市交委│
├───┴───────────────────────────────────┴──────────┤
│三、农业和农村经济                                         │
└──────────────────────────────────────────────────┘
┌───┬────────────────────────────────────────┬───────────┐
│   │巩固川渝、渝黔农业农村经济合作;促进优势企业的国内投资贸易合作;        │           │
│  13│                                        │市农办,有关区县   │
│   │加强农业展会合作与交流;加强渝深农产品贸易合作                 │           │
├───┴────────────────────────────────────────┴───────────┤
│四、产业互动                                                  │
├───┬────────────────────────────────────────┬───────────┤
│   │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  │
│   │                                        │委、市科委、市交委、 │
│   │加强市级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推介力度,争取引进布局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        │市信息产业局、市商  │
│  14│                                        │委、市移民局、市国资 │
│   │大项目;继续抓好引进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                     │           │
│   │                                        │委等市级有关部门,北 │
│   │                                        │部新区,各区县(自治  │
│   │                                        │县)          │
├───┼────────────────────────────────────────┼───────────┤
│   │重点结合涪陵PTA项目建设,引进化纤纺织、染整及高档面料生产、包装生        │           │
│   │产龙头企业;结合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引进一批       │           │
│   │市场型、资源型、出口创汇型生产企业和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结合打造铝       │市发展改革委,    │
│  15│                                        │           │
│   │加工产业集群,引进上海期交所在渝建立铝期货交割仓库和有色金属交易市       │各区县        │
│   │场,引进一批从事铝加工产业研发、生产、销售的“2.5产业”企业;围绕       │           │
│   │新农村建设和现代食品医药产业集群,引进食品深加工、中药产业龙头企业       │           │
├───┼────────────────────────────────────────┼───────────┤
│   │  围绕新型工业化“5444”发展战略,重点开展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资源     │  市经委,市发展改革│
│  16│                                        │           │
│   │  加工、高技术四大领域的工业招商引资工作;推进建设重庆(深圳)工业园      │  委,有关区县   │
├───┼────────────────────────────────────────┼───────────┤
│   │加强与深圳总商会、深圳外商协会的联系,帮助万州光彩园区、长寿浙江        │           │
│  17│                                        │市工商联,有关区县  │
│   │工业园及渝北、江津、大足、忠县等区县招商引资                  │           │
├───┼────────────────────────────────────────┼───────────┤
│   │引导和支持物流企业在区域间发展现代物流业;引导名店、大店在区域间延       │市发展改革委、市商  │
│  18│                                        │           │
│   │伸连锁网络,引导大型工业企业在区域间设立分销机构                │委,有关区县     │
├───┼────────────────────────────────────────┼───────────┤
│   │办好渝洽会、糖酒会、全国图书交易会等大型区域性会展活动。组织参加中       │市外经贸委、市商委、 │
│  19│                                        │           │
│   │博会等国内知名会展活动                             │市文化广电局     │
├───┼────────────────────────────────────────┼───────────┤
│   │加大集成电路、软件及信息服务、新型电子元器件、汽车电子、通信产品、       │市信息产业局,市发展 │
│  20│智能化仪器仪表及数字医疗、信息家电等方面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其        │改革委,有关区县   │
│   │他省市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           │
├───┼────────────────────────────────────────┼───────────┤
│   │加大市属国有企业引进来、走出去的力度;加快乙烯下游产品、重钢          │           │
│  21│                                        │市国资委       │
│   │环保搬迁等重大项目建设                             │           │
├───┼────────────────────────────────────────┼───────────┤
│   │  通过举办商贸流通企业“走出去”发展培训会,推动餐饮、医药、超市等      │           │
│  22│  连锁企业设立市外分销机构和连锁经营网络;加强与川、黔、鄂、湘等地      │  市商委      │
│   │  商贸流通业的合作发展                            │           │
├───┴────────────────────────────────────────┴───────────┤
│五、对口支援                                                  │
├───┬────────────────────────────────────────┬───────────┤
│   │  争取引进对口支援到位资金30亿元;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对库区的政策支持      │           │
│   │  和资金倾斜:争取国家商务部、教育部全国系统对口支援库区工作会在渝召     │           │
│  23│  开;完善“十一五”对口支援规划;探索建立市内对口支援长效机制;举办     │  市移民局,有关区县│
│   │  库区项目推介会、经贸洽谈会;抓好库区50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跟        │           │
│   │  踪服务工作                                 │           │
├───┼────────────────────────────────────────┼───────────┤
│   │                                        │市发展改革委、市移民 │
│  24│探索对口支援异地办园新模式,推进九龙坡江苏(云阳)科技工业园建设         │           │
│   │                                        │局,有关区县。    │
├───┼────────────────────────────────────────┼───────────┤
│  25│着力打造西南环保产业基地                            │市环保局       │
├───┴────────────────────────────────────────┴───────────┤
│六、旅游                                                    │
├───┬────────────────────────────────────────┬───────────┤
│   │继续深入推进渝鄂长江三峡旅游合作;加快渝川黔“金三角”地区旅游资源       │           │
│   │合作开发;加快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加强广安-重庆-遵义-贵阳经典         │           │
│  26│                                        │市旅游局       │
│   │线路宣传推广;强化旅游节庆招商工作,引进国内知名企业入渝开发旅游项       │           │
│   │目                                       │           │
└───┴────────────────────────────────────────┴───────────┘
┌───┬──────────────────────────────────────┬─────────┐
│  27│  推进落实西南六省区市协调会旅游合作                   │  市旅游局   │
├───┼──────────────────────────────────────┼─────────┤
│  28│  结合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大力推广北部新区都市产业旅游          │  市北部新区  │
├───┴──────────────────────────────────────┴─────────┤
│七、科技                                                │
├───┬──────────────────────────────────────┬─────────┤
│   │  启动与中科院共建中科院重庆装备技术研究院,建成中科院重庆技术研究与   │         │
│   │  转化中心;共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试验示范区;围绕汽车摩托车、新材料等   │         │
│   │  八大领域实施一批重点科技攻关和产业化合作项目;落实市政府与国防科工   │         │
│   │  委合作协议,争取国防科工委重庆军转民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推进中电科重   │         │
│  29│                                      │  市科委    │
│   │  庆电子产业基地建设,争取航天科技集团扩大在渝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投资;   │         │
│   │  与中国农科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深圳高交会、重庆高交会网上互动交   │         │
│   │  流交易平台;促进重邮与普天深圳分公司、中兴通讯等公司3G手机项目合    │         │
│   │  作;推进重医与深圳惠泰医疗器械联合开发医疗器械             │         │
├───┴──────────────────────────────────────┴─────────┤
│八、教育                                                │
├───┬──────────────────────────────────────┬─────────┤
│   │加强与川黔两省跨省交流招生、办学、毕业生就业、教师互聘、教育教学等     │         │
│  30│                                      │市教委      │
│   │方面合作;加强与长江流域各省市教育事业合作                 │         │
├───┴──────────────────────────────────────┴─────────┤
│九、文化广电                                              │
├───┬──────────────────────────────────────┬─────────┤
│   │加强渝川黔非重大活动以外的旅游、美食等节目栏目合作;经常性开展三地     │         │
│  31│文化单位、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完善渝川两地厅(局)长联席会议制度、处      │市文化广电局   │
│   │室对按机制及不定期会晤制度                         │         │
├───┴──────────────────────────────────────┴─────────┤
│十、卫生                                                │
├───┬──────────────────────────────────────┬─────────┤
│   │争取国家加大对川滇渝血防工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举办血防学术会议     │         │
│  32│和专业技术培训班,并整合资源协作攻关,共同探讨山区和三峡库区血防技     │市卫生局     │
│   │术与策略                                  │         │
├───┴──────────────────────────────────────┴─────────┤
│十一、警务联勤                                             │
├───┬──────────────────────────────────────┬─────────┤
│   │推进渝川黔警务协作一体化作战模式;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协作会议,建立和     │         │
│  33│                                      │市公安局     │
│   │完善工作网站,实现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                    │         │
├───┴──────────────────────────────────────┴─────────┤
│十二、工商行政管理                                           │
├───┬──────────────────────────────────────┬─────────┤
│   │巩固渝川黔工商行政管理协作联席会议制度,扩大与国内其他地区交流协      │         │
│   │作;加强执法办案协作、商标行政保护协作、反垄断执法协作;定期召开西     │         │
│  34│                                      │市工商局     │
│   │部地区商标行政保护协作会议;加强全国工商行政部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协     │         │
│   │作                                     │         │
├───┴──────────────────────────────────────┴─────────┤
│十三、国土资源                                             │
├───┬──────────────────────────────────────┬─────────┤
│   │保障跨地区的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建设、重大招商项     │         │
│  35│目、三峡库区对口支援等合作项目用地;加强渝黔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合作,     │市国土房管局,  │
│   │引导我市矿山企业到市外拓展。加强石漠化防治的合作              │市环保局     │
├───┴──────────────────────────────────────┴─────────┤
│十四、环境保护                                             │
├───┬──────────────────────────────────────┬─────────┤
│   │制订出台“跨界流域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建立跨省区接壤地区环境     │         │
│  36│                                      │市环保局,有关区县│
│   │执法联动机制                                │         │
├───┴──────────────────────────────────────┴─────────┤
│十五、基础工作                                             │
├───┬──────────────────────────────────────┬─────────┤
│  37│完善《中国重庆招商》网站建设;建立产业链招商代理模式            │市发展改革委   │
├───┼──────────────────────────────────────┼─────────┤
│   │  推进西南六省区市经济协调会第21次大会、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    │         │
│  38│                                      │  市发展改革委 │
│   │  第13次大会各项合作专题                         │         │
├───┼──────────────────────────────────────┼─────────┤
│   │加强重庆市区域合作联席会制度建设;建立国内重点区域数据库,作好区域     │         │
│  39│合作基础资料的积累和分析;完善利用内资的统计分析工作;加强区域合作     │市发展改革委,  │
│   │                                      │市统计局     │
│   │宣传报道                                  │         │
└───┴──────────────────────────────────────┴─────────┘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