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作重点
(一)认真开展行政权力清理的复审复查。根据我厅部分处室职能有所调整的实际情况,从具体行使职权的单位或岗位入手,认真对照法定授权依据确定的职责及本单位“三定”方案,对行政权力清理、职权目录编制和流程图制定情况进行“回头看”。一看权力清理是否全面,是否完全包括了本单位所行使的专门职权和公共法律规范所确定的共有职权,是否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遗不漏;二看职权目录中应载明的各个要素是否完备,对照分类清晰、编制科学、定位准确的要求,行政权力的名称表述、类别划分、行使依据和收费标准是否规范、准确,公开的形式、范围、时间是否准确、恰当,对职权目录发生变更的单位,要及时按程序进行修订、公布;三看流程图的制定是否符合法定操作程序和行政权力运行规律,是否载明行使权力的条件、承办岗位、运行程序及相关接口、办理时限、监督制约环节、相对人的权利、投诉举报途径和方式等要素,在此基础上,按照权力运行对外服务方便办事、内部运行提高效率的原则,优化权力运行流程;四看重点环节行政权力公开程度,特别是对重要的行政审批权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在流程图中对于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应清晰显示如何公开、公开到什么程度、在什么范围公开、如何实现有效制约和监督等。五看审核是否规范合理,在审核时采取下审一级的方式,对系统下级部门清理出的行政权力进行审核,对职权目录和流程图进行规范,对于不符合法律规定、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而自行设定的行政审批项目,坚决予以取消。
(二)抓好行政权力运行动态公开。在机关内部,要围绕重大决策、项目审批、工程招投标、大宗物品采购、社会保险基金、各类专项资金和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干部任免、奖惩以及其他重要方面权力的行使进行公开。对外要围绕劳动保障工作的行政审批、审核、核准、承办事项、各类基金、资金的管理使用、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劳动争议仲裁等行政权力的行使和服务事项进行全面动态公开,同时要严格执行重要行政权力运行情况登记备案制度,按照流程图规定的权力运行程序,建立权力运行记录,如实记载权力行使过程各环节情况。加强劳动保障网站建设,通过劳动保障网提供劳动保障业务综合服务,尽快实现网上受理、许可、公开和监督。开通12333劳动保障电话咨询系统,提高全社会对劳动保障系统的政策认知度。
(三)认真做好公开示范点建设。按照《河北省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冀权力公开办[2006]9号)的有关要求,切实抓好政务公开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示范点的创建活动。把示范点建设作为深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按照“分级创建、点面结合、动态评估、注重实效”原则,省厅确定承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省级政务公开示范点,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和省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为厅本级政务公开示范点。各设区市局本级和扩权县(市)局要确定1个省级政务公开示范点,各市、县(市、区)局也要确定本级示范点,围绕组织领导健全有力、权力清理全面彻底、公开目录详细清晰、权力行使规范透明、公开内容全面真实、公开形式多样有效、制度建设健全完善的标准要求,科学谋划,严格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真正把示范点建成样板工程。要加强对各级示范点的创建指导和动态跟踪管理,实行淘汰更新制度,及时总结推广有特色、有成效的经验做法,通过典型的创新实践和示范带动作用,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推动整体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深入开展。要按照开展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有关要求,在扎实稳妥做好规定工作的基础上,着眼长远、拓宽视野,积极适应形势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勇于改革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