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在大众媒体、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德育研究面临着以下主要任务:一是在理论研究上继续探索德育的本质、规律和机制,以解决德育研究本身缺少理论深度和指导功能的问题。二是加强德育与市场经济发展、公民社会建设、信息社会影响、当代生活方式变革等关系的研究。三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研究,开展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的追踪调查,关注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深化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机制研究,重视德育的有效方法与实践途径研究,强化德育在学校活动和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研究,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现实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整合,重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研究,加强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的开发研究。五是加强不同青少年群体的德育研究,关注弱势群体青少年道德发展研究。
(五)教育心理研究
研究不同理论观点的整合与应用;重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重视信息化时代新的学习方式及特点,把握新的学习心理及其认知规律,提高学与教的效率;研究教育活动中教师的心理特征,强化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研究社会环境对家长和学生的心理影响;关注学生的智力特点、人格发展、情感培养、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
加强脑与认知科学规律、道德发展特点、教师心理健康、学生入学准备和学业发展研究,关注学习困难和离异家庭学生特点的研究,重视学科心理学研究成果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六)体育卫生美育研究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关注全体师生的体质健康研究,以研究体育课程和教学方法理论为主攻方向,加强对体育课程设计原理、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机理与实施方案、运动技术的学习理论等问题的研究,研究新的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体系的构建,探索体育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和心理健康的机制与干预方案。以有效发挥体育促进素质教育实施的实践创新为研究重点,加强对学校体育实践与实验的技术攻关和经验总结,探索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新的有效组织管理方式及推广方案。重视奥林匹克精神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播研究,扩大综合利用校外教育资源研究。
在卫生和健康教育研究领域,创新学生体质监测和健康管理的技术手段,重点研究学校卫生管理、疾病与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研究改善学校卫生条件的技术方案和设备创新,研究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人员的培养与培训,研究学校健康教育内容和评价等问题。
以提高全体师生的审美素养为研究重点,重视美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独特功能的研究;研究美育与本土优秀传统艺术的传承,研究新时期学校美育的发展前景;深化美育理论研究,开展美育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与心理健康的理论及有效途径的研究;加强美育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创新以及评价体系的研究,开展提高学校美育师资素质的策略研究;开展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研究。关注开发与优化美育资源的研究,重视提高农村中小学校美育质量的研究。
(七)教育信息技术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