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产品。重视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地质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动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重点发展沿海、沿江、湖滨、城市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旅游产品。
--世遗旅游产品。加强世界遗产的保护、利用,围绕世界遗产建设旅游精品,组织旅游线路,开辟入境市场。重视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传承,建设昆曲、古琴博物馆,开发专类旅游产品。
3.旅游重点项目。积极推进旅游项目开发,优选一批符合产业政策,规模、影响大,旅游拉动和示范效应显著的项目作为旅游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尽快推出理念更新、规模更大、水平更高;管理更精、效益更好的旅游产品,进一步提升江苏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
┌─────────────────────────────────────────┐
│专栏4: │
│ “十一五”重大旅游项目 │
│ │
│ 江苏省全国红色旅游系列景区、江苏古运河旅游线建设系列项目、南京中山陵园风景 │
│区综合整治工程、苏州东方水城旅游建设工程、苏州“快乐之乡”旅游区、无锡太湖水景公 │
│园、常州中华龙城现代休闲旅游区(一、二期)、溧阳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二、三期)、常州太湖│
│湾旅游区(一、二期)、扬州瘦西湖新区、徐州两汉文化旅游区、盐城沿海湿地生态公园、苏州│
│东方之门大酒店。 │
└─────────────────────────────────────────┘
4.旅游公共设施建设。加快旅游景区道路建设,将其纳入全省公路交通网络统筹考虑,新建、改造1000公里旅游连接线道路,贯通城市与景区及景区之间道路,实现旅游景区安全交通、便捷、畅通的目标。加快旅游支持网络建设,以旅游信息网络为平台,初步形成以咨询中心、集散中心和呼叫中心为主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旅游导引系统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导引、交通导引、出版物导引功能。
┌─────────────────────────────────────────┐
│专栏5: │
│ 旅游支持网络 │
│ │
│ 1.旅游咨询中心: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都要建成旅游咨询中心,为游客提供网络、电话、 │
│柜面咨询服务。 │
│ 2.旅游集散中心:全省大部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建立设施完善的旅游集散中心,通达 │
│全省主要旅游景区,并与周边省(市)联网运行。 │
│ 3.旅游呼叫中心:重点旅游城市建立有效运行的旅游呼叫中心,为游客和居民提供旅 │
│游声讯和24小时投诉受理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