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省旅游局江苏省十一五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苏政办发[2007]49号 2007年5月7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省发展改革委、省旅游局组织编制的《江苏省“十一五”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贯彻实施。
江苏省“十一五”旅游发展专项规划
(省发展改革委 省旅游局)
为进一步推进我省旅游业发展,加快旅游强省建设步伐,根据《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江苏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年)》的有关要求,编制《江苏省“十一五”旅游发展专项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环境
(一)“十五”旅游发展情况。
“十五”以来,我省紧紧围绕全省“十五”旅游发展计划和旅游“倍增计划”,实施政府主导的大旅游发展战略,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和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旅游业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
“十五”期间,我省旅游产业规模迅速壮大,主要旅游发展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旅游大省地位进一步巩固。2005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378.3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2.6亿美元,年均递增18.6%和25.6%。接待国内旅游者1.7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625.6亿元,年均递增19.1%和22.6%。出境旅游25.7万人次,年均递增43.5%。实现旅游增加值853.5亿元,年均递增27%,占地区生产总值和服务业增加值的4.7%和13.1%,旅游生产税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9%,旅游从业人员约占总就业人数的9%,对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显著提高。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产品、市场开发力度不够,规划协调和实施难度较大。二是旅游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企业发展能力比较薄弱,旅游公共投入不足,区域发展差异较大。三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有待完善,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
(二)“十一五”旅游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省旅游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更好的发展环境。建设和谐社会、打造国家旅游目的地,为我省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将促进各种资源、要素向产业基础好的强省、强市集聚,有利于加快我省旅游产业升级和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发展蓝图为“旅游强省”建设提供了目标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若干政策的出台,为推动我省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巨大的旅游客流和宣传效应将带动江苏旅游目的地形象和市场知名度提升,促进旅游产品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