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做好农村困难群众的帮助扶工作,逐步建立农村社保体系。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覆盖面,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增加报销比例。建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健全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建立农村低保标准的长效增长机制。做好农村困难群体的帮扶救助工作,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帮助解决他们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组织农民工技能培训,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坚持以城带乡、城乡共建。要充分发挥城市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方面的优势,加大城市对农村的帮扶力度,积极组织城市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文明单位对口帮扶农村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帮助农村建设公共设施、改善文化条件、治理村容村貌、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村整体文明程度。结合农村特点大力开展法律法规教育,增强农民法制观念,提高农民法治意识,使农民群众学会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及时发现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化解农村社会的各种矛盾,促进农村的稳定和谐。继续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积极探索建立“三下乡”工作长效机制。广泛开展内容健康、农民喜爱的文体活动和民族特色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好事。促进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农村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开展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把深入开展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上突出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文明办作为和谐创建活动的牵头单位,要制定任务分工方案,明确工作措施,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工作职责,各负其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2、抓住根本,突出重点。深入开展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必须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突出思想道德教育内涵,打牢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道德基础。各地要紧紧围绕迎接党的十七大、举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纪念建军80周年和香港回归10周年等大事喜事以及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突出工作重点,集中优势力量,广泛开展针对性、参与性、实效性强的特色活动,在全社会兴起创建热潮。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