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搞好统计科技创新,加快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
20、进一步改善信息化基础环境。市和区县、部门统计机构要上下联动,积极落实《“十一五”天津统计信息化发展建设规划》,加强对统计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加大投入,改善网上报表线路环境,扩大区县、街乡镇网络联接范围,开通市统计局和区县之间的视频会议系统。提升统计内外网的建设质量,增加公开披露的统计资料和统计信息的内容,及时加载各类数据和文字资料。
21、推进数据处理系统建设。按照建立便捷、高效、安全的数据采集平台、数据处理平台、数据发布平台的目标,逐步进行数据处理系统建设。一是扩大网上直报范围。各部门、各单位要巩固和提高基层企业网上直报率,组织更多企业实现网上直报。对工业统计定报的不同表种,分步实行规模以上企业全部网上直报,工业局、总公司认真组织好企业直接上网报送工作。二是规范数据处理软件。将各专业进度统计报表数据处理工作全部移植到ePRAS应用系统上,统一统计报表数据处理软件,为元数据库的建立和深层次数据加工打好基础。三是启动宏观经济数据库建设。按照“十一五”统计信息化规划目标和国家统计局试点要求,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启动宏观经济数据库建设。四是搞好几个信息系统的建设。完善固定资产投资信息管理系统,推进人口区域划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建立商业统计信息平台,开发统计方法制度查询系统、信息化绿色服务通道和网上督办系统。
22、健全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各地区、各部门统计机构要严格遵循有关安全保密的法律法规和信息安全保障制度,明确统计数据、统计信息的安全职责划分,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网络安全设施的建设,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年内,在统计信息系统内建设网络资源安全管理系统和数据安全系统,保障统计系统网络和数据的安全。
七、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统计能力建设,提高统计队伍整体素质
23、加强学习研究,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各级统计人员要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能力。积极开展统计科学研究,充分发挥统计学会的作用,加强同统计理论界的合作,用统计科研成果指导统计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大力开展各级统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和统计资格认定工作,努力壮大统计人才队伍。
24、坚持不懈地抓好统计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建设。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求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强化“努力提高统计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的大局意识和“忠诚统计、坚持原则、诚实守信、保守秘密”的职业道德观念。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和勤奋敬业、开拓进取的优良传统。厉行勤俭节约,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努力减轻基层负担,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和效益。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树立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把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做好政务公开工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大力推进“强基创先”工程,加强统计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