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条 行政机关不得将行政管理职责变为有偿服务。行政执法机关为履行行政管理职责,需要获得企业相关信息、资料等所发生的费用,不得向企业收取。
第十六条 禁止下列违法增加企业负担的行为:
(一)无偿占有、使用企业的房地产、交通工具、无偿要求企业提供能源,或者向企业变相摊派财物和要求企业无偿提供劳务;
(二)要求企业为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债务提供担保;
(三)强迫企业购买指定产品或者接受指定服务,向企业索要或者强行低价购买产品、物资;
(四)要求企业报销不应当由企业开支的差旅、旅游、交通、餐饮、会议、医药、购物等费用;
(五)强迫企业刊登广告、有偿报导新闻或者订购报刊、图书、音像制品,出资编写名录、年鉴、画册等图书资料;
(六)强迫企业参加以赢利为目的的会议、学术研究等活动和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社会团体;
(七)强迫企业参加以收费为目的的考核、评比、评优、达标、升级、排序、鉴定等活动;
(八)强迫企业派员参加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未明确规定的各类培训班、学习班;
(九)将应由企业自愿接受的咨询、评估、信息、检测、商业保险等服务变为强制性服务,并收取费用;
(十)强迫企业集资、提供赞助、捐献财物、提供办案经费;
(十一)强迫企业参加展览会、新闻发布会;
(十二)其他违法增加企业负担的行为。
第十七条 邮政、电信、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企业事业单位,不得擅自提高政府定价或者超出政府指导价规定的幅度制定价格,不得采取收取公共事业项目建设费用等方式违法增加其他企业的负担。
第三章 投诉与处理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企业负担监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企业负担监督举报、投诉电话和网站,以及其他举报、投诉方式。
第十九条 企业负担监管部门或者有关行政机关收到投诉、举报,应当自收到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对署实名投诉、举报的,应当将查处的情况答复投诉、举报者。对不予受理的,应说明理由。对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投诉、举报事项,自收到投诉举报之日起,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移交有管辖权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