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进一步加大理论武装的力度。继续深入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培训,大力加强党中央提出的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战略思想的教育培训。继续加强党史、党风、党纪的教育培训,加强科学人才观、正确政绩观教育培训。引导广大干部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3、切实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时事形势的教育培训。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力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跨越式发展、推进工业强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方面的培训。继续加强国家法律法规和省情、市情和时事形势的教育培训。把广大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作为生动教材,着力提高广大干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
4、广泛开展各类业务知识、工作技能和科学文化素养的教育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的培训。公共管理类干部突出公共管理学、领导科学、社会学等知识的培训;专业技术类干部突出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培训;行政执法类的干部突出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和行政法律法规的培训。注重加强干部科技人文素养和通用技能的培训,引导干部参加高层次学历学位教育,着力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坚持分级分类地开展全员培训,整体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一)党政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
1、领导干部及其后备干部。每年有计划选调30名左右县处级以上干部参加省级以上党校和干部院校的主体班学习。在市委党校继续举办县处级干部研修班和科级干部轮训班。全市每年选调100名左右县处级干部、1000名左右科级干部参加培训。按照3年内将年轻后备干部轮训一遍的目标,市、县区委党校每年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其时间分别不少于3个月和2个月。培训应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在加强理论培训和党性锻炼的同时,要大力加强公共政策和管理知识的培训,加强调查研究和考察实践等环节。要注重加强对选调生的教育培训。对培训后备干部的有关班次,各级组织部门要加强日常管理和跟踪考察。稳步推进党政领导干部境外培训。每年选调40名左右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到国(境)外相关单位和部门学习培训。在“十一五”期间使市、县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和市直经济管理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都具有国(境)外的培训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