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组织实施各县(市、区)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月度抽样调查工作。
(三)着力搞好统计服务
9、落实新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44项指标考核评价工作。加强领导,相互协调,进一步完善数据来源渠道,对考核评价数据进行科学的认定,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提供保障。
10、提高对经济运行的监测水平。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要求,做好潜力产品、重大投资项目、结构调整监测工作。
11、加大统计分析研究力度。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结构调整、工业项目推进、房地产、投资、构建和谐社会等问题开展专题调查和分析研究,为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12、开发资料为“两会”服务。制作“两会”服务网页,将太原市情、2005年经济运行情况、历史数据等内容进行整理加载,为“两会”代表提供现场咨询服务。
(四)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13、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理清统计职能,落实基层统计工作责任制,实现统计数据采集、审核、加工、管理和公布全流程的规范化、制度化。
14、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15、开展“县级统计工作质量达标”活动。研究提出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具体措施。
(五)着力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
16、制定统计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进一步完善“四网一库”。充分发挥现有网络功能,及时更新维护,提高网络的运行效率。
17、做好1%人口抽样调查和农业普查数据处理工作。
18、结合各专业和普查工作,针对相关程序和网络应用加大对县(市、区)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
(六)着力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和统计教育培训
19、发挥法制的引导、规范、推动和保障功能,建立和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及配套制度,营造依法立统计、依法治统计、依法兴统计的社会环境。
20、做好统计“五五”普法工作,围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和《
统计法》修改十周年,开展形式多样的统计普法和宣传纪念活动,为大力推进统计法制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1、进一步加大对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通过典型案例的曝光,扩大宣传效果和教育力度。
22、全面开展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及继续教育工作。
(七)着力加强统计队伍建设